過年應酬滿檔 喝完酒到底是臉紅還是臉白比較好?

農曆春節9天連假即將到來,再加上各家公司行號在過年前後舉辦的尾牙與春酒,這一段時間很多人恐怕都是應酬連連、飯局滿檔,一旦上了飯桌,賓主盡歡的結果就是酒酣耳熱、靠著酒精催化讓這餐飯吃得盡興。不過,每個人喝完酒的生理反應都不盡相同,而最容易顯現變化的就是臉部的膚色。

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喝酒臉白的人酒量好,真的是這樣嗎?

有些人喝多了酒,甚至一碰酒就會滿臉通紅,有些人則是怎麼喝都不會變臉色,甚至是愈喝臉色愈白,而坊間有種說法「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喝酒臉白的人酒量好」,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喝進人體的酒有90%是靠肝臟排出體外

酒精在進入人體後有90%是透過肝臟代謝,有5%是經過肺呼吸排除體外,剩下的5%經過腎臟代謝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由此可見,喝酒對肝臟的負擔及可能帶來的損傷有多大。

大家應該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進入人體之後會被肝臟中的一種叫做乙醇去氫酶(ADH)的成分轉化成乙醛,隨後乙醛在乙醛去氫酶(ALDH2)的作用下再被分解成水和乙酸,乙酸再經過其他途徑的代謝,轉換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喝完酒為什麼有人會臉紅,有人會臉白?

其實,酒精中對人體有害的成分是被轉化成的乙醛,而它也正是讓部份人在喝酒後臉色會變紅的原因,如果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或是活性降低,則乙醛無法在體內被很快的分解代謝,形成在體內堆積就可能會使人的血管擴張,出現面色發紅的反應。

反過來說,喝完酒臉色變白則是因為血管收縮導致,他們體內的酒精由於缺乏高活性的乙醇去氫酶(ADH)與乙醛去氫酶(ALDH2),而是靠肝臟內的P450氧化酶來分解,所以容易讓肝臟因負擔過重而導致損傷。而喝酒臉白人往往會不知控制酒量,而在高度興奮中飲酒過量直到爛醉。這種人反而是最容易發生酒精性肝炎

所以,喝完酒臉色變紅,或是臉色變白,都不是好現象,其實都代表不適宜過量喝酒的類型,臉紅者還可以拿這個當成不勝酒力的擋箭牌,喝完臉色變白的人千萬不要認為自己酒量很好,因為你或許的確能夠多喝一點,但下場通常就是爛如泥,不可收拾。

能不能喝酒,靠的不是訓練而是天賦,是由基因決定的

不過,一個人要想酒量好,還真的是要看天賦(體質),後天是很難練出來的,因為人的酒量即是身體酒精的代謝能力,其實是由基因來決定的。

如果是老天賞賜的海量者,體內的高活性乙醇去氫酶與乙醛去氫酶都很多,所以酒精會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循環而發熱,所以會大量出汗。

台灣人有近一半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

不過,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人正巧是最缺乏這種「海量基因」,該項研究指出,中國大陸有35%的民眾體內基因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日本為30%、韓國20%,但比起這些國家,台灣卻有高達47%的民眾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在全世界可說是屬一屬二,不過,台灣的原住民反倒沒有缺乏這兩種酶的問題。

延伸閱讀:

當心喝酒也會喝到變成「不死的癌症」

喝酒臉紅不是好事,國外研究證實比較容易得癌症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