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引起國人高度關注,尤其在台灣出現首例死亡個案後,讓民眾人心惶惶,到底從日常生活中該怎麼防範?Podcast頻道 “Yo! What’s Up 在幹嘛”的主持人凱莉,同時也是公衛博士、擁有美國衛教師執照的她,在節目中彙整相關資訊,提供簡單懶人包,短時間內最快瞭解新型冠狀病毒。
1. 最有效的防疫方法?
Ans: 兩個答案: (1)洗手(2)不要碰臉
根據WHO, 正確的洗手可以預防60%以上的傳染病,這個世界上很多傳染病都是因為手不經意的東摸西摸而沾染上了肉眼不可見的病源,之後再經由接觸傳染的方式經由碰觸眼、鼻、口而讓自己感染上疾病。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洗手的方法減少手上的病原數量, 並且不要任意碰觸臉導致手上病原有接觸眼鼻口的機會。
2. 如何最正確讓洗手變成最有效的防疫方法?
Ans: 兩個重點: (1)正確的洗手方法, (2)足夠長的洗手時間
(1)正確的方法: 先把手弄濕,沾上肥皂或是洗手乳(肥皂就很夠用了不用堅持抗菌的),使用正確步驟將手的每一個角落仔細搓洗乾淨。
七字口訣分享: 內外夾弓大立腕
- 內:仔細搓洗雙手手心。
- 外:仔細搓洗手背。
- 夾:十指交錯仔細搓洗指縫。
- 弓:仔細搓洗手指背—手指微微弓起,讓手指背與雙手手心互相搓揉。
- 大:仔細搓洗大拇指與虎口處。
- 立:仔細指尖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可將指尖立起來與手心互相搓揉。
- 腕:仔細搓洗手腕處— 若有手錶、首飾飾品要先取下。
沖完水之後一定要用紙把手擦乾,要記得病菌喜歡潮濕的環境,沒有擦乾的手可能會比沒有洗的手更糟糕。
(2)足夠長的洗手時間: 每一次洗手大約40秒,
跟在心裡默唱兩次祝你生日快樂的時間差不多。
3. 可不可以使用乾洗手?
Ans: 可以,兩個原則:
(1)遵照美國CDC建議酒精含量至少60%以上,
(2)完全複製正確洗手步驟仔細搓洗加上足夠的乾洗手時間, 請務必要像洗手一樣認真。
4.一般市售醫用口罩的作用?
Ans: 兩個作用:
(1)完整遮住你的口鼻,
(2)防止你的飛沫傳遞出去感染別人—身體不適戴口罩保護別人是有公德心的行為
何時使用口罩:
在你感冒或是有病徵會經由飛沫傳染他人的時候 — 戴醫用口罩可以有效預防飛沬傳染他人
在飛沬濃度高的地方例如醫院 —戴醫用口罩可以防止環境高濃度飛沬傳遞進入你的眼鼻口
5. 現在需不需要每天戴口罩?
Ans: 在尚未爆發社區傳播的地區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因為社區裡的帶有病菌的飛沫濃度非常低。
6. 那到底誰需要戴口罩?
Ans: 會出入飛沬濃度高的地方的人:去醫院看病的人、陪伴去醫院看病的人、醫護人員、在家裡照顧生病的人的照護者。
7. 所以如果我必須出入飛沫濃度高的地方戴醫用口罩就百無一失了對吧?
Ans: 沒這回事。
如果沒有正確的配戴口罩,就跟洗完手沒有用紙把手擦乾一樣一點都沒有用。
8. 要如何正確佩戴醫用口罩?
Ans: 口罩功能之一: 完整遮住你的口鼻。正確配戴方式如下:
- 戴上口罩之前要洗手
- 口罩盡可能的完全覆蓋口鼻下巴緊貼臉部,臉旁邊的空隙要越小越好(綁帶式或是耳掛式都好)
- 固定在鼻梁上面的壓條要壓緊
- 拿下口罩的時候不要碰觸口罩內外層避免接處感染
- 將口罩被汙染的那一面往內折丟棄在有蓋子的垃圾桶之後再次洗手
9. 如何保存脫下來的醫用口罩?
Ans: 請看前面第五點,
如果你出入飛沫濃度高的地方之後根本不應該保存脫下來的口罩,如果在離開醫院之後將脫下來的口罩放在皮包裡,只是會加速接觸感染的機會。健康的人出入沒有社區傳播的地方,不用戴口罩所以應該不會有面臨需要保存口罩的問題。
10. 可不可以重新使用口罩? 可不可以重新復活口罩?
Ans1: 不建議重新使用口罩。
口罩的組成有三層,最外層的不織布,
中間的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不織布(這一層有經過特殊的靜電處理所以一直帶著靜電),以及內側不織布。外側的不織布負責阻隔大飛沫、灰塵、還有可防液體或水分滲透影響過濾層靜電吸附效果的功能。
第二層靜電過濾層是口罩最重要的一層,利用靜電吸引的原理,吸附穿透外層通過口罩的細小微粒,並且捕捉這些微粒將它們收集在濾材的內處深層,防止他們進入呼吸系統,真正達到把關過濾的作用。
合格的CNS14774外科口罩經測試之後的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可達到80%以上,也就是說該口罩能夠阻擋80%小於一微米的微粒。
Ans2: 不建議自行復活口罩。
原因: 所有的口罩復活法都會破壞兩個東西:
(1)一般不織布纖維材質&
(2)纖維上的靜電效果
高溫乾熱消毒法、蒸汽消毒法、酒精消毒法、消毒水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真的不可行嗎?
- 這些方法可能會使一般不織布纖維材質變形破壞或是破壞靜電效果
- 水分一但進入纖維,會瓦解纖維上的靜電使電荷消失,降低口罩的過濾效率(蒸汽、酒精、消毒水都含有水分)
- 酒精和酒精揮發的氣體都會去除纖維上的靜電,降低口罩過濾效率
- 聚丙烯熔噴材料纖維非常細,平均約只有兩個微米左右,不耐高溫,溫度太高時就會收縮變形,導致結構破壞,防護效果降低 (高溫乾熱消毒法、蒸汽消毒法都使用高溫)
- 利用紫外線燈消毒一樣不可行,因為聚丙烯熔噴材料是一種熱塑性高分子材料,對紫外線非常敏感,使用紫外線消毒會破壞它的結構使之氧化降解減低口罩過濾能力
- 臭氧其實也會改變過濾層聚丙烯的化學結構與性質,造成氧化降解進而破壞纖維結構,預計也會影響口罩過濾能力
11. 甚麼是氣膠/氣熔膠傳播?
此問題從何而來—2/8上海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衛生防疫專家宣布關於武漢肺炎傳播途徑,除了直接傳播、接觸傳播之外,還包括”氣溶膠傳播”。隔天2/9 中國CDC推翻了前一天的結論,宣稱武漢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像是氣溶膠或是糞口傳染等傳播途徑都尚待進一步的確認。當下能夠確定的主要傳播方法仍然只有飛沫傳播以及接觸傳播。於是開始了一場對氣溶膠傳播的討論。
Ans: 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的液體顆粒稱為飛沫。當病人打噴嚏噴出飛沫的時候,病毒就有可能會以單獨或是以被混在唾液裡的形式被釋放出體外。當唾液裡的液體因外界的相對濕度較低(例如天氣熱) 而蒸發蒸散時,包覆在這些病原體外的水粒子就會變得十分細小,剩下的就是病毒或是有病毒附在上面的氣膠了。正是因為這些附著病原體的水粒子十分微小,所以就比體積大的口水飛沫更容易在空氣中飄浮,更容易傳的遠,傳染能力也相對的比飛沫傳染的能力還要強。
不只中國,現在各國都對氣膠傳播這個消息還在表示質疑的階段,因為尚未出現科學證據證實這個疑慮,大家可以繼續關心,但是不需要恐慌。
12. 無症狀感染是甚麼? 會不會很恐怖? 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Ans: 台灣第18例武漢肺炎個案是全台首例無症狀感染者,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出現症狀也具有感染他人的能力。這種無症狀感染例子的出現會增加防疫工作的難度,讓整個防疫網可能出現漏網之魚。當務之急是找出更快更新的檢驗方法(像是流感的快速篩檢一樣),擴大檢驗規模,增加檢驗效益。
不過現在真的不需要過度恐慌,無症狀感染者的身分目前看來都是確定感染者的接觸者或是有中港澳相關旅遊史
的,只要正確洗手、咳嗽時用衛生紙遮住口鼻、不亂用手碰臉、確實實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及自主健康管理,相信疫情的防疫可以被侷限在可以控制的範圍。
文/摘自整理Podcast頻道 “Yo! What’s Up 在幹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