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幸茹/綜合報導 何宜庭/美編
關於糖尿病在台灣的動態,以每天新增68名確診病患活躍中。
由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105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在第五名,數據顯示每十萬人中就有42.4人死於糖尿病,另一方面根據國健署在2013-2015年所做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每天有68位新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估計全台約有227萬5000名的糖尿病患者,並且發現18歲以上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為11.8%,以上數據都顯示糖尿病嚴重影響台灣人民的健康,是個不可忽視的慢性疾病。
糖友們需要面對的事
糖尿病的治療,不像急性疾病一樣,像是感冒、骨折等健康問題,在當下給予用藥或是外科手術治療,就可以完成,它屬於慢性疾病,是一種持續性或長期性的健康狀況或疾病,所以當確診為糖尿病時,就該開始新的生活方式,來與它和平共處。
畢竟它佔據了10大死因中的第五名,就表示這個疾病若是沒有妥善控制,嚴重的話會危及性命,所以關於糖尿病的控制,就要從我們很熟悉的血糖、血壓,跟膽固醇下手,然後再外加一個「戒菸」。
因為以上這4項危險因子,都是會傷害血管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甚至被稱為「惡名昭彰的血管殺手」,而糖尿病使人更加增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有55%的人患有心臟病,是一般人的2倍,而且死亡率比沒有罹患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高出了8成。
所以治療糖尿病,就需要全面控制血糖、血壓、血脂,以及戒菸,由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所建議控制標準如下:
- 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要控制在7%以下。
- 血壓:需控制在 140/90mmHg以下,若是有蛋白尿的情形,需控制在 130/80mmHg以下。
- 血脂: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需控制在 100mg/dl以下,若合併有心血管疾病者,需控制在 70mg/dl以下。
透過藥物、飲食、運動 來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糖友們的新生活方式,要以「藥物、飲食、運動」三方面來進行,才能達成疾病控制,而最大的控制目標就是要讓血糖穩定、避免肥胖:
- 飲食:以「均衡飲食」為大原則,再加上「節制」,也就是要定食定量的攝取六大類食物,在避免高糖、高油、高鈉的食物下都可吃。飲食菜單可以依照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工作類型、運動量來與醫療團隊討論後制定並且調整,不要追求偏方,或是某種飲食療法,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並非完全適合的使用別人的飲食療法。
- 運動:避免肥胖,除了是飲食上有所限制外,當然要搭配每週固定75分鐘-150分鐘的運動時間,才能夠維持理想的體重。
- 藥物:藥物的選擇,要考慮的因素包含藥效、副作用、低血糖風險、體重改變、肝腎功能等,所以需要規律回診追蹤病情,讓醫療團隊監測在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中,針對出現影響及不適做最好的調整。
根據美國糖血病學會(ADA)在2017年公佈的糖尿病最新治療指引手冊,在藥物治療建議上,仍以Metformin(雙胍類降血糖藥)為第一線用藥,常見的像是庫魯化、泌樂寬、利糖平、顧糖維等都是此種血糖藥,使用本藥若出現腎功能不佳或單方用藥預期效果不佳的情形,醫師會使用第二線用藥來治療,而最新公布的指引加上了須評估病患有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情形下來選擇合適的二線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