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醫師常常將心臟比喻為汽車引擎、泵浦,對於人體重要性不言而喻。心臟一天工作下來跳動約十萬下,即使是正常人偶爾也會出錯,可能多跳或少跳一下,也有可能是亂跳幾下,在臨床上,80% 的心律不整都是屬於良性。
心律不整表現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輕者僅有心悸、頭暈、胸痛,但嚴重時則會造成心搏驟停、休克、猝死。該怎麽與詭譎多變的心律不整共存,考驗著醫師與患者,而最重要的,是了解生活中那些你不得不避開的危險地雷。
「心律不整」患者不一定有三高 年齡相對年輕!
相較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的患者不一定會有三高的問題,且患者年紀也相對年輕,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江碩儒主治醫師說:「心律不整有兩種,一種屬於原發性,本身心臟電位不穩定,這種族群就會比較年輕。」
舉例像藝人高以翔在去年猝死時震驚外界,他本身沒有三高問題,心血管阻塞機會不大,江碩儒說:「這樣的個案就會像原發性的心律不整,原本心臟傳導上有問題,造成心臟放電異常。」
對於年輕族群而言,心律不整威脅性比起其他心血管疾病要來得大,台大神經及腦血管病科主任鄭建興就曾指出:「青壯年人如果發生猝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心律不整』。」
9成嚴重心律不整發作前早有徵兆
雖然心律不整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只有嚴重的心律不整導致心室顫動才會猝死,而這樣的比例真的很低,江碩儒進一步解釋:「從統計上來看,嚴重的心律不整,90% 在發作,甚至猝死之前,就有心臟電位不穩定的情形,而只有 10% 會發生嚴重的狀況。」
因為心律不整也是「漸進性」,很少第一次發作就是致命性,這是非常少數。通常一開始有症狀,是心室早發收縮,接著出現心室頻脈,才開始有心室顫動,最後才會心跳停止,江碩儒強調:「異常心律不整,在嚴重發作之前都會有徵兆出現。」
心律不整並沒有想像中恐怖,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土城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溫明賢解釋:「其實大部分的心律不整是良性的,患者都可以正常生活,只是它發作的時候比較不舒服,一陣子很好、一陣子又來。」
心跳亂跳,跳久了恐影響心臟功能
但如果是長時間都有這樣的問題,還是要有警覺性,即便是「良性」心律不整也並非完全沒有大礙,仍有一定的風險性,江碩儒舉例,像是心室早發收縮,正常人或多或少會有,但一天心跳十萬下當中,超過三千下出現這樣的問題,就容易影響心臟功能。
如今已經有文獻證實,如果超過一萬下的心室早發收縮,五年內心臟功能會明顯衰退。
3大準則自我檢視「心律不整」嚴重程度
今年是健康元年,越來越多民眾關注自己心臟問題,但通常因為有不舒服才會發現有心律不整,或是做健康檢查的時候,醫師告訴你有心律不整,就應該留意生活中的警訊,遇到有以下三點情形,溫明賢解建議該做更詳細評估:
*發作時有明顯症狀不舒服
*發作的時候跳動的節奏拉很長,從 15 分鐘甚至好幾個小時
*發作時,速度非常快,心跳可跳到兩百下
因為在心律不整當中「心房顫動」、「心室顫動」是比較需要重視,溫明賢形容這種顫抖從 X 光看就真的就像發抖,每分鐘跳動 350 下以上,這時候血液幾乎沒有什麼流動,且也沒有收縮力道,所以血液就很容易凝固。
心律不整患者易形成「血栓」!肝、腎功能都需定期檢查
心臟科醫師最擔心「心律不整」患者容易誘發的血栓問題,江碩儒解釋:「因為心律不整會讓血流變成亂流,相當不穩定,血中亂流容易引發血栓,如果堵塞位置在腦部,則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塞到腳可能造成缺氧性腳動脈阻塞。」
所以心律不整患者,應該比起一般人更要注意膽固醇、血脂肪,甚至高危險族群會吃一些抗血栓的藥物。
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準則,溫明賢建議:「會讓心臟加速的飲料,能避免就應該盡量少飲用,像是咖啡或酒精類,容易誘發心悸,有些人是緊張、太過忙碌,甚至運動太劇烈,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要去抓是什麼因子會讓你發作。」
最重要的是生活作息要正常、睡眠充足、壓力不要太大,江碩儒解釋:「因為壓力會引起腎上腺素分泌,讓交感神經興奮,而導致心跳變快。」
此外,定期的檢查也很重要,除了三高以外,包含腎功能、肝功能、尿液中的相關指標都要追蹤,因為發生心律不整時,腎臟血流量會減少,患者尿液中會出現尿蛋白。
不管是良性、惡性都需要更完整評估 ,別輕忽心臟的快一拍、慢一拍,太頻繁也會影響到心臟功能。找到自己心律不整的真正原因,才能儘早學會照顧身體,輕鬆地過著正常的生活。
文/王芊淩 圖/蘇鈺婷
心血管疾病專區:世代交替從「心」開始?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是青壯年人猝死的主因!「長天期心電圖」能偵測高風險的心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