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雖然歸類為「焦慮疾患」的一種,但是把孩子們當成必須「接受診斷、治療」的對象,反而會讓他們焦慮感更增加;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凱琳說,把來評估當成「了解自己」的一環,反而更好。
選擇性緘默症是緊張到說不出來
黃凱琳說,一般而言不會特別去區分選擇性緘默症是生理、還是心理疾病,正確來說2種狀態都有影響,是一種焦慮疾患的表現。「選擇性緘默症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因為太緊張說不出話來,並不是主觀的選擇。」
雖然選緘的成因很多,但黃凱琳說,孩子在小時候需要建立一個「範本」,也就是怎麼跟別人相處、跟外在環境互動的模仿對象;不過其實這跟孩子的個性特質也很有關係,就算家庭是比較內向、封閉,少跟人互動的,如果孩子本身是外向的,可能就不會有選緘的問題。
不過單純只有選緘、沒有合併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孩子在國中之後會建立自己的一套說話方式,爸媽其實不用帶給孩子太多的焦慮感;黃凱琳說,但選緘要注意的是,有沒有合併其他的症狀,像是注意力不足,或是口語構音困難。
選緘症不是自閉症
2017年,國中教育會考讓一名選擇性緘默症的患者,可以在母校國中應考、不必到標準考場,成為台灣特殊教育史上一個里程碑;不過黃凱琳說,實際上選緘的孩子不會像這個案例一樣,嚴重到「要昏倒」應該有合併其他的疾病,但要全面評估後才會知道。
「有時候可能只是他大舌頭、或口語構音有困難,所以不愛講話,就被誤診為選緘,又或是被人誤認為是自閉症」,黃凱琳說,跟自閉症對於社會解讀有困難不同,其實選緘的孩子對社交還是有反應,「你會看到他可能在觀察你,或是用眼神跟你交流,這就不算自閉。」
不過選緘者因為本身比較敏感,可能會有廣泛性焦慮症的問題,或是合併注意力不足,「比如我們看到老闆很緊張,可能就會把音量調小,而他們就是『全面把生理狀態調到最小值』,不只音量,動作、微笑等等都是最小的。」
但選緘者因為會有「特定情況」的區別,有些時候老師觀察這些孩子比較安靜,家長卻說「在家裡『恰』得很!」所以要參考家長、老師、同儕相處的狀況來評估,「畢竟你在這些人面前的樣子,一定不會是一樣的」,黃凱琳說,如果真的有懷疑,可以直接帶到小兒心智科,交由醫師評估診斷。
孩子的起心動念,才是改變的契機
「但是帶來看醫生的時候,家長的說法就顯得很重要,是想要接受診斷、解決人際問題還是其他?如果一開始就放一個這麼大的壓力在自己、孩子身上,反而很難讓孩子的焦慮感減輕。」黃凱琳說,現在社會強調要會溝通、會表達,一方面讓願意來就診的人變多,但二方面也是對孩子的另一種壓力。
「選緘的孩子就是怕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也怕在公共場合講話」,黃凱琳說,雖然願意就診的人多了,但大家對於選緘者的印象還是「安靜」,老師可能會安排安靜的同學坐他們旁邊,想說2個人比較合,「但有些孩子明明是喜歡很會聊天講話的人,因為可以跟他一起去玩、一起處理很多事!」
這樣的「想當然耳」也凸顯了孩子的意願是沒有被重視的,黃凱琳強調,「孩子是主體,要一起討論,你跟孩子說『講兩句話就讓你玩電腦』,或許他當下做到了,但那種討厭講話的焦慮感並沒有消失,問題也沒有解決,威脅、強迫、規定、利誘的方式,比不上孩子自己的『起心動念』。」
面對選緘孩子,該怎麼辦?
黃凱琳說,有些焦慮比較嚴重的,會開一些抗憂鬱的血清素給孩子吃,幫助從生理上降低焦慮的感覺,「但這不是什麼鎮靜劑,只是一種輔助的藥物」;而日常中的行為治療是真正的重點,也需要孩子、身旁的人共同參與。
「千萬不要幫他預設一個改進的方式,而是要討論一個他可以做到的方式,比如他不敢舉手說要上廁所,就幫他做個小卡片協助表達,當他感到安心,就可以進階到小舉手、做手勢,甚至是小聲說話。」
不過到了小聲說話的階段,黃凱琳說,很多人會緊接著要孩子「放大音量」,但這是不對的,「放大音量是很直覺的反應,但應該要鼓勵他增加說話的頻率,當他意識到自己講話是安全的,才有辦法放大音量,所以我才說聽孩子需求是很重要的。」
「規定孩子用某種『對』的方式練習,就像是叫一個沒在運動的人,突然要開始鐵人三項的訓練,當然撐不住、做不到,而且會越來越焦慮,有些孩子也不覺得『不講話』有什麼問題;這時候我們要讓孩子願意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並學著享受跟人溝通無礙的時刻。」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