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蒂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社會,遇見陌生人,她很難很自然地表現自己,如果是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彼此還能很熱情很正常地溝通,但是只要人一多,蒂蒂就會覺得自己特別不合群,整個社交場合變得非常尷尬,蒂蒂覺得非常累,因此也非常排斥與群體接觸。
人們常常把「害羞」跟「社交恐懼」混淆,但其實,兩者有一個關鍵的差別,就是害羞的人在與人交流時,對自己並沒有負面情緒和評價。甚至,研究顯示,在社交焦慮症確診的病人當中,23% 曾試圖自殺。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大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約有 4-14%左右的人會得這個疾病,但由於病患很少尋求協助,相關研究較少,所以常被大家所忽略、低估嚴重性。
目前並沒有發現明顯誘因導致發病,而病人的主要症狀,就是害怕在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在,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故意迴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
社交恐懼症測量表
很多人會說,唉呀這根本就是在講我嘛,也有很多人喜歡拿「我有社交恐懼症」來半開玩笑的迴避不想面對的社交場面。但是,在有些特定時候,我們偶爾還是會懷疑,自己那麼排斥與人交流,到底是單純孤僻害羞、還是真的是心理疾病呢?
下面就用簡單的3個問題,來快速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可能是社交恐懼者吧!
(1) 我最害怕當眾出糗或看起來很笨拙的樣子: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2) 因為害怕自己會尷尬、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與人說話: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3) 我會避免參加那些會讓我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重度 4.極度
如果超過 6 分只是表示得到社交焦慮症的機率較高,未必一定得病,想要確定診斷,還是要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社交恐懼症的性格特點
除了自我測量表,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其實,很多輟學、網路成癮或酒癮等物質依賴的人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症,這些人通常還會有以下的特點:
1.負面情緒較多,悲觀
悲觀的人遇事會不由自主的往壞處想,將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從而得出負面結論。比如別人談的話題,自己插不進去話,就覺得自己社交無能。
2.自卑、不自信
不自信的人在與人交往時會刻意包裝自己,不敢在他人面前表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因此會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怕丟臉,過於在意就會綁手綁腳、不會表達。
3.對自己要求過高
認為自己在任何一個場合都必須應付得游刃有餘,別人在說任何話題,自己都必須參與其中,能接上話,但事實上,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愛自責
遇到每一件事都會審視自身,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於自己身上。比如交談沒有順利進行,陷入尷尬的境地就一定是自己的問題。
5.過於在意外界評價
特別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總是猜測自己的一舉一動他人會如何看待,每說一句話都要反覆在心中想著到底該不該說、會不會有人反應,猶豫到最後都選擇了沉默。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社交恐懼症狀是一種慢性病,如果想要治療社交恐懼症,有3個方向,包括了服藥、放鬆訓練以及心理治療。想要根治社交恐懼,最重要的還是心態的調適。
1.改正錯誤認知,學會傾聽
在社交中存在意見、觀念、興趣、觀點不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時真不是別人不理你,就是因為不喜歡你,要學會改正這種錯誤的認知。適當的學習一下溝通技巧,學會傾聽。
2.豐富生活,增強自信。
培養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投入到自己的目標和興趣中去,通過小事積累自信,透過興趣增加快樂,比如去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學習一門新的知識。學會忘記自己的問題,不在把「治好自己」當成生活中的首要事情。
3.學會分析事物的能力,保持自我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在社交中遇到尷尬或觀點不同的時候,沒有必要焦慮不安,這是一種常態,並不是某一個人的錯,所以內心沒有必要為此糾結,要學會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況比較嚴重,也建議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協助,嘗試健保給付的藥物治療。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朝誠也曾表示,社交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對於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如果能及早診斷、完整治療與詳細追蹤,並預防併發更嚴重的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則可大幅度地增進患者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