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都有白內障!動完手術可以擺脫眼鏡嗎?

圖說/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5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有白內障!」

58歲的張先生近視40幾年,一直都有戴眼鏡,但最近2年覺得視力慢慢減退,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不想理會,但有人勸他「年紀這麼大怎麼可能近視加深?還是看個醫生吧!」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得了白內障。

白內障是50歲以上的通病

白內障是50歲以上的通行病,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說,50歲以上幾乎都有白內障,只是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已,「大部分人是視力模糊,但如果是水晶體的核心變質,會產生重影,一個月亮看成很多月亮,重影症狀還會伴隨短期近視上升幾百度、甚至上千度。」

廖昶斌說,「水晶體就是眼睛內的蛋白質,白內障就是這個蛋白質變質,就像生雞蛋的蛋白本來是透明的,煮熟之後就變成白色的蛋白,擋住原本清晰的視線。」

而現在有許多廣告說可以吃藥、點藥水來治療白內障,廖昶斌說,「不可能,現在有實證、有效的只有手術,如果它可以透過一顆藥、或是藥水,就把眼睛煮熟的蛋白恢復,哇,它應該可以讓全身的蛋白質都不會老化,可以延年益壽了。」

白內障開刀之後,就不用再戴眼鏡了嗎?

因為白內障的手術是裝人工水晶體,所以有許多人會想「順便矯正視力」,讓自己以後再也不用戴眼鏡,廖昶斌說,眼鏡的目的是要矯正散光、近視、遠視、老花,所以要先確定自己有沒有超過100度的散光、人工水晶體測量度數的準確度,還有對視力的需求,才能決定要不要戴眼鏡。

現在可以用類似驗光機的儀器檢測眼軸長,把度數誤差壓到50度以內,如果有散光,也可以在人工水晶體上做矯正,只要準確,就不用戴眼鏡;但廖昶斌也提醒,「如果白內障已經太嚴重、整個模糊掉,完全驗不到度數,就只能用傳統的超音波來量,誤差就達到200、300度,只能祈禱自己幸運、有測對。」

至於老花眼的問題,現在的老花眼鏡的鏡片多半做成上面看遠、下面看近,如果要把它做到水晶體內,廖昶斌說,只能選用多焦點的人工水晶體;「選了單焦點的人工水晶體,大概有95%的人需要戴眼鏡,不同距離還要換不同眼鏡,多焦點就可以自行調節,不會動完手術還是『霧霧』的。」

但就算在水晶體上加了散光、老花,也矯正了近視或遠視的度數,還是不能看比較精細的事物,廖昶斌說,像是珠寶鑑定商必須要看很細節、在30公分以下的用眼,所以還是需要戴眼鏡來矯正。

但是特殊水晶體很貴!

不過現在健保只有給付球面鏡片的人工水晶體,廖昶斌說,球面鏡片的問題就是有球面像差、色相差,球面像差會導致沒辦法聚焦在同一點,色相差則是會有顏色的誤差;這跟眼睛的近視、遠視度數無關,所以用眼鏡也沒辦法矯正,還是會覺得顏色怪怪、眼前霧霧。

但是非球面的鏡片自費額達到3~3.5萬,如果還要加上散光,要多加4.5~5萬,使用多焦點鏡片,就要加6~8萬,同時加上散光、多焦點,雖然便宜一些,但也要9.5~10萬,廖昶斌說,雖然這樣的鏡片比較舒服,但負擔也相對的高。

怎麼預防白內障

如果不想負擔這麼高的矯正費用,就要從年輕時開始保養自己的眼睛,廖昶斌說,「白內障的高危險因子其中一個就是高度近視,600度以上是『高度相關』,我收過最年輕的案例是16歲的高中生,單眼白內障,不能完全確定原因,但他就是近視600度以上,所以合理懷疑是近視造成。」

廖昶斌說,現在大家都在講3C使用造成白內障,但其實沒有相關證據,只能說近距離用眼太久造成高度近視、導致白內障,但近距離用眼不只3C,看書也會,所以最好30分鐘起來舒緩一下。「很多人會因為眼睛酸澀來看醫生,但很少是真的有發炎,大部份都是用眼過度。」

廖昶斌說,其實用眼過度的話,40歲以上還可能近視度數繼續加深,所以視力模糊不好判斷是近視、還是白內障,「但如果戴眼鏡可以矯正,那就沒事,戴眼鏡無法矯正,但可以驗眼睛度數,就要考慮開白內障的刀,因為等到戴眼鏡無法矯正、度數也無法驗,都已經『煮熟』了,就要整顆拿出來,在眼睛開一個大傷口,也是傷害。」

另外,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也非常大,像是黃斑部病變、近視,也是造成白內障的原因之一。廖昶斌說,出門時,不一定要選擇「黑色眼鏡」,因為那只能擋掉有色光,但一定要選「抗紫外線的眼鏡」,或是戴帽子、撐傘,就是不要讓眼睛直接接觸到強烈的陽光。

延伸閱讀

怎麼知道自己得了白內障?症狀、治療一次說清楚!

動完手術又看不清,別擔心,可能不是白內障再生,而是這個原因

6種營養素,預防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手機抗藍光保護眼睛?曬太陽15分鐘的藍光比滑1天手機還多!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