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人人有感「天氣真的好熱!」國內不少縣市出現38度以上高溫,也讓國內今年七月份熱傷害的人數比起去年同期高出 1.8 倍,其中通報熱傷害人數最多為台中市,甚至連續五年奪冠!國內醫師分析:「人口數較多的地方發生熱傷害人數也較多,通常通報數與人口密集有相關,需要校正總人數分析發生率更為準確。」
2022年熱傷害人數是去年1.8倍
七月的台灣像是「燙番薯」,氣溫高之外雨量也較少,根據氣象局的資料顯示板橋站有高達 26 天超過 35 度,則追平 2020 年紀錄,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就容易發生「熱傷害」。
氣象局氣溫統計與國健署統計近五年熱傷害通報人數呈現正相關,七月台北站均溫為 30.8 度,為 1990 年以來的第三高,僅次於 2007 年的 31.1 度、2020 年的台北站 30.9 度,2020 年及今年熱傷害人數多是過往近兩倍的量。
以下為近五年七月全台熱傷害通報人數:
- 2018年七月通報人數:429
- 2019年七月通報人數:510
- 2020年七月通報人數:810
- 2021年七月通報人數:423
- 2022年七月通報人數:770
台中熱傷害通報人數連五年全台之冠
今年熱傷害人數比較去年高出近 1.8 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醫師張嘉文坦言:「這幾年天氣比較熱,確實熱傷害患者來的比較頻繁,甚至連續兩天遇到熱傷害出現嚴重併發症個案,幾乎每天也都有輕微熱衰竭的病人,主要還是以勞力密集工作的族群居多。」
若是進一步開拆以縣市別來看,台中市竟然連續五年奪下通報人數的冠軍,最高紀錄是 2020 年 223 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認為:「今年明顯天氣更熱了,氣候變遷明顯氣溫極端化,全球暖化現在的溫度已經比 1990 年平均溫度多了 1.4 度,比起 2000 年再多 0.4 度,但台中人口較多所以發生總數也會較多,但事實上台灣南北氣溫差距不會像美國、中國那麼大。」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部醫師張嘉文也提到:「單看通報人數較不準確,人口數較多的地方發生熱傷害的人數也會比較多,以校正總人數後發生率來看更為準確。」
兩大因素影響熱傷害發生
過去一份研究資料顯示,台灣熱傷害發生率還是東部明顯高於西部,進一步哪些因素會影響到熱傷害的發生率,張嘉文建議可以分兩方面來探討:
- 個人:年齡層、性別、慢性疾病、教育程度、社經地位
- 環境:有無避暑的環境、醫療資源可近性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通報熱傷害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張嘉文分析:「熱傷害男性患者佔七成,因應比較多從事戶外工作、勞力密集工作,有時候明明該休息還是會強迫自己做下去,尤其 19-64 歲主要還是從事勞利密集工作的族群。」
只是在 65 歲以上的族群熱傷害通報,從 2018 年 18% 逐年增加至今年的 22 %,有明顯逐漸增加趨勢,林文元說:「現在老人越來越多,高齡化之下人數多佔比就會變高,加上年紀很大或很小的族群,體溫調節中樞沒那麼完善,對於環境氣溫濕度的適應力較差,較容易發生熱傷害。」
熱衰竭症狀非特異性!仍有許多潛藏個案
「勞動型中暑」還是佔熱傷害中很高的比例,張嘉文分享近期在臨床上遇的相關個案,一位 36 歲在造船廠工作男性本身沒有慢性病,工作期間出現嘔吐,症狀惡化到意識改變、合併癲癇送醫,抽血發現肌肉酵素偏高,經過急診積極降溫、補充體液轉入加護病房後意識也沒有恢復,做了電腦斷層腦水腫,熱傷害後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
因此,熱傷害並非小事,嚴重時仍是有致死風險,尤其後續造成多重器官傷害,多數嚴重患者都是直接送到急診,但有些還沒嚴重到那種程度則是以「熱衰竭」為表現,張嘉文提到:「較輕微的熱傷害為熱衰竭,症狀沒有特異性,像是體溫偏高、頭暈、這類患者未必會就醫,潛在的個案會比通報個案多更多。」
林文元觀察:「門診確實很多民眾認為自己中暑跑來看醫生,反應在戶外活動後身體不舒服、全身無力,這樣案例並不算少見,重點補水要做充足、保持涼爽。」
如今國內各大醫院面對熱傷害處理已有完善流程,只是拖到較嚴重才就醫患者,有時恢復狀況不如預期,面對全球暖化的趨勢,恐怕天氣只會一年比一年還熱,民眾應該高度警覺,面對熱傷害有一定認知才能即時就醫。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葉芊吟
延伸閱讀
熱到受不了怎麼降「體感溫度」?醫師籲:多撐深色大傘、穿涼感背心
夏季進入「熱傷害」高峰!警示中暑不能做的三件事情
疫情期間「中暑」常被忽略!你的發燒是新冠肺炎還是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