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對於年長者而言不僅是單純小感冒,除了未來可能產生長新冠以外,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發現,確診後發生肌少症機率約 48% ,如果是有住院者比例更提高到 69.7%。讓真正醫師擔憂,若罹患肌少症不治療,比上單純染疫者死亡率更高出 2.1 倍。
染疫後食慾不振也是肌少症主因
肌少症本來就是年長者難處理的疾病,此問題在疫情下變得更加複雜,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吳佩青中醫師提到:「《Frontiers in Nutrition》發表的文獻顯示,確診後發生肌少症機率約 48 % ,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兩百萬人產生肌少症。」
先前就收治一名患者,七十歲阿嬤確診後各種不適症狀,短短一週內體重驟減 10 公斤,出現典型的肌少症現象,手部的握力和行走速度都明顯變差,體力也變差。
從國外研究發現,在染疫康復者中,有 73% 患者二頭肌肌力只有正常預測值的 69 %,86% 患者其股四頭肌肌力,只剩下正常預測值的 54%,這些會明顯導致手部肌力不足及行走能力變差。
此外,吳佩青提到:「有 41 %–52 % 確診者發生嗅覺障礙及 38%-43%會有味覺障礙,這些都導致患者食慾不振造成營養不量及蛋白質攝取不足,間接導致肌少症。」
肌少症七個徵兆簡易篩檢
肌少症造成許多不良健康後果,包括跌倒、失智,功能性衰退、虛弱、生活質量受損、增加醫療費用的支出,提高死亡率。台灣在高齡化社會肌少症發生率會遽增,吳佩青建議,民眾可以觀察有沒有以下的徵兆:
- 力量:主要為上肢肌力不足,舉起並攜帶五公斤重物有困難;其他如提不動水壺倒水、罐頭打不開、毛巾擰不乾等
- 行走:大腿肌肉力量下降,導致走路每秒速度不到1公尺;或如走過一個房間的距離有困難。
- 行動不便:從椅子或床上起身有困難,因大腿的肌肉無法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必須依靠別人攙扶,或是撐扶手才能起來。
- 登階:爬 10 階樓梯有困難;無法上下樓梯,因為單腳無法支撐
- 跌倒:連平地走路都會跌倒,而且是無法控制的,1 年內連續跌倒四次以上。到這個階段,罹患肌少症的風險會很高。
- 小腿圍:男生< 34 公分,女生< 33 公分;用自己雙手拇指及食指圍繞成一個圈放在自己小腿最粗處,若有空隙,肌少症風險極高。
- 體重減輕:沒有刻意減重,但 6 個月內體重下降 5 %,比如 70 公斤的老人家在 6 個月內瘦了 3.5 公斤以上
肌少症西醫治療 運動與飲食同步進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劉東桓醫師指出,肌少症的西醫治療,可分為以下三個方式同步進行:
- 進行阻力訓練:核心肌群運動或有氧運動
- 維持血中足量維生素 D 值:建議可日曬及搭配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如蛋黃、菇類(如洋菇、木耳等)、魚類(鮪魚、鮭魚、鯖魚、沙丁魚等含量豐富),另外可適量補充非活性維生素 D 。
- 蛋白質攝取量:可提高為每公斤 1-1.2 克左右,且平均分布於三餐當中。
中醫治療搭配「補血增肌元氣茶飲」
肌少症在中醫上稱為「痿症」,其中單純因年紀增長導致的原發性肌少症責因於肝、脾、腎三臟虧損,治則為養肝、健脾、補腎,常用藥物有黃耆、黨參、白朮、枸杞、當歸、升麻、柴胡。續發型肌少症則是由多重疾病或危險因子所造成,證型以本虛標實為主,除了氣、血、津液虧損外,多兼夾有濕熱、痰飲、瘀血等為患。
門診亦可見新冠確診後部分病患因肺熱之邪煎熬或餘熱未清,導致傷陰耗氣,出現虛實錯雜之證,治療除了使用沙參、麥門冬、五味子、西洋參、黨參等滋陰補氣類藥物,亦需配伍淡竹葉、蘆根、天花粉等藥物以清熱生津。中藥用於治療肌少症或衰弱症上,除了增加骨骼肌質量並抑制肌肉萎縮外,還可以增進食慾,而且在老年人使用上安全性高及藥物不良反應非常低。
「補血增肌元氣茶飲」
成分:麥冬一錢、西洋參一錢、甜杏仁一錢、紅景天五分、甘草三分、枸杞三分;大棗一枚
煮法:上述藥材稍洗淨打碎後置於保溫杯內,350-500cc 沸水沖泡,悶 10 分鐘後可頻服。可回沖。
服用方法:於早上頻服,代茶飲。
功效:滋陰潤肺,健脾補氣以增強肌力。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發現「新冠變種病毒」併發兒童腦炎關鍵 醫:更易引發免疫風暴
預防肌少症要吃柑橘類水果!東英格蘭大學研究:維生素 C 能減緩 50 歲以後的肌肉流失
肌少症不是老了才會發生!統計:30~50歲核心肌力不足達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