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的冬天,距離聖誕節還有3天,50歲的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已經在實驗室裡廢寢忘食了6個星期,就連妻子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忙些什麼。直到他帶著妻子進入實驗室,為妻子戴著婚戒的手指拍下了一張X光照片,從那一刻開始,這個物理學家徹底改變了醫學界的未來。
倫琴與X射線
其實,在倫琴向妻子展示X光的前6個星期,1895年的11月8日,他就已經發現了「X射線」的存在,這種可以這從放電管發出的穿透力很強的射線,甚至可以穿過人體。
聖誕節一過,倫琴就急忙提交了一篇名為《一種新射線—初步報告》的論文;並在隔年1月展示了他的X光照片,讓參加柏林物理學會會議的人們大開眼界。透過報紙媒體報導,倫琴的X光發明很快就傳到了普魯士國王的耳裡,倫琴受邀前往王宮演示X光,甚至被授予了二級王冠勳章。
消息一出,柏林通用電氣協會很快就向倫琴表明想要購買X光的專利權,但是倫琴明確的拒絕了,他表示,「不是我發明了X光,它千古以來就存在著,我僅僅是『發現』了它而已。因此X光屬於全人類,而非我個人的私產。」這也讓X射線最終得到了廣泛應用。
X光的醫學潛力
X射線的發現很快就傳到了大西洋的彼岸,1896年,《紐約時報》的文章中,馬上就提到了X射線用於醫療界的可能性,文中提到,「這將讓外科醫生們發現患者體內的異物,變革現代外科手術。」
牙醫師Otto Walkhoff隨即身先士卒,照射25分鐘的X光,拍下第一張口腔X光照片;同年,X光就開始應用於臨床醫學,透過X光,醫師在倫敦一名婦女手中的軟組織中取出了一根縫針;甚至,清末總理大臣李鴻章出訪歐洲時,也親自體驗了X光技術,看到他左臉頰上留下的子彈。
這樣卓越的成就,1901年,當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時,倫琴理所當然被推舉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
新奇的X光
相較於學界的一片狂歡,一般人第一次看到X光機時的反應是相當恐慌的,這種能夠「把人看光光」的技術讓人們感到恐慌。
但是很快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大家開始想要看看自己的身體內部張什麼樣子。19世紀末,在美國芝加哥、勞倫斯、堪薩斯州都出現了「X光自動販賣機」,只需要投一枚硬幣就能夠穿過皮肉看到自己的手骨」;就連發明電燈的愛迪生,也曾在紐約的一場電器博覽會上展出4台可攜式X光設備,招攬圍觀群眾。
X光甚至走進了鞋店裡,現在我們買鞋只能試穿、走幾步看看合不合腳,在那時鞋店裡竟然有X光機,讓人們試穿鞋子時照看看「合不合腳」;甚至,還有X光照片的選美比賽。(想到X光的人體傷害,HEHO君真是為這些照射過量X光的人們默默捏一把冷汗呀)
X光在醫學上的卓越貢獻
相較於民間各種娛樂性質的應用,X光在醫療上的貢獻還是相當卓越的。19世紀的最後幾年裡,法國物理學家Henri Becquerel、居禮夫婦先後發現了鈾、釙和鐳的放射性。
於是,醫生們就聯想到,X光是不是不只能在觀測、診斷時用,還是其實也有治療的效果呢?
1896年,奧地利醫生Leopold Freund開始採用X光給一個5歲的女孩治療背部的黑痣;1897年,德國醫生Hermann Gocht把X光用到了乳癌的治療上,似乎見效;緊接著他又把X光用到了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上,結果治療了2天之後,患者的疼痛就明顯減輕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居禮夫人還發明了車載X光設備,可以讓法國軍醫在戰場上借助X光給傷兵及時取出體內的子彈。
X光帶來的危害
現代人都知道X光對身體的危害,但是當時的人只看到了X光的種種新奇共用,並相信X光是沒有危害的。不過,X光帶來的後果,很快就在各個病人、醫師身上發酵了。
拍第一個口腔X光照片的Otto Walkhoff就表示,那25分鐘簡直是一種折磨,後來,他發現有些接受X射線照射的患者,頭髮掉得很嚴重;愛迪生的助手Clarence Dally就因為過量暴露於X光中,死於轉移性皮膚癌;那個用X光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德國醫生Hermann Gocht,因為常年接觸X射線,最後死於癌症;居禮夫人最後也因為輻射所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離世。
1936年,德國倫琴射線協會樹立了一塊紀念碑,紀念那些為了X射線和鐳研究而逝去的人們,石碑上刻著15個國家的169個人的名字,這些先驅均列名其中。
透過動物實驗,人們慢慢發現X射線原來會提高基因突變的機率。70年代,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提出了輻射防護的三個基本原則:正當化、最優化和劑量限制。其中的最優化就要求,所有放射性暴露,應保持在合理可行的最低劑量;鉛衣、鉛手套等防護設備開始用到了臨床上。
面對新技術,我們真的有把握嗎?
雖然現在人們已經可以很好的將X光傷害降到最低,但其實看看過去人們對X光的態度,我們也可以想想,面對現在許多新穎的技術,人們真的準備好了嗎?對於新技術,保持著期待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準備好承擔它的問題了呢?
延伸閱讀:
週末醫學故事:是毒是藥還是化妝品?毒死拿破崙的它,現在是血癌的救命藥!
週末醫學故事:哥倫布打頭陣 莫泊桑、梵谷都中標 美洲來的梅毒害慘了一票名人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