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酉傻傻分不清,慢性病找上門!營養師教你3招遠離「糖」誘惑

現代生活充斥著手搖飲、甜點和加工食品,讓人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精緻糖,進而增加肥胖與慢性病風險。35歲的上班族林小姐因長期熬夜及工作壓力,每天依賴奶茶和含糖飲料提神,再搭配甜點。結果在年度健康檢查中,血糖已達糖尿病前期,不及時調整飲食習慣,恐面臨糖尿病及相關併發症的威脅。

所幸,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林小姐進行飲食調整,兩個月內健康減重5公斤,血糖也成功恢復正常。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張鈺禾表示,精緻糖是導致肥胖及慢性的元兇,不想成為慢性病候選人,首要關鍵在於學會如何「糖」與「醣」,因為兩者發音相同,但對健康的影響卻截然不同。

「糖」與「醣」大不同

張鈺禾強調,「糖」指的是精緻糖,例如高果糖糖漿、砂糖及各種甜點。這類糖雖然帶有明顯甜味,但幾乎只提供熱量,缺乏其他營養素。更糟的是,精緻糖的分子小,進入體內後會迅速被吸收,導致血糖快速上升,長期過量攝取易導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與精緻糖不同,「醣」是指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天然食物,例如全穀雜糧、米飯、蔬果、乳製品等。張鈺禾解釋,這類食物消化較慢,有助於穩定血糖,並能提供多種營養素,是健康飲食的必需品。根據結構不同,醣分為兩大類:

  • 簡單醣類:如葡萄糖、果糖,以及由兩個單醣組成的雙醣(例如蔗糖)。
  • 複合醣類:包含寡糖(存在於豆類、洋蔥的菊糖)和多醣(如澱粉及膳食纖維)。

張鈺禾指出,林小姐一開始用「酉字邊」的天然醣類(如全穀雜糧、水果)逐步取代甜點,並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量。從每週5杯手搖飲開始,先減少到3杯,接著改喝無糖豆漿或水果茶(無額外加糖)。搭配穩定的飲食習慣,她成功擺脫了對精緻糖的依賴,並養成健康的飲食方式。

3招遠離甜蜜陷阱,甩掉肥胖、慢性病

她強調,現代孩子容易因快餐及甜食而陷入肥胖危機,甚至提早面臨慢性病風險。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選擇天然醣類,養成正確的飲食觀念,做到「多一點自然醣、少一點精緻糖」,為孩子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礎。一般民眾如何遠離精緻糖?張鈺禾建議3個實用方法:

1.減少含糖攝取:逐步降低含糖飲料的攝取頻率,改喝白開水、無糖茶或黑咖啡等無糖飲品。

2.優先選擇天然糖源:多攝取如全穀雜糧、新鮮蔬果和乳製品等富含天然醣類的食材,取代高糖加工食品。

3.漸進調整飲食習慣:以穩定的方式改變飲食結構,循序漸進地減少精緻糖的攝取,確保健康的改善能夠持久維持。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營養師: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營養師張鈺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