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亦稱柯興氏綜合徵、皮質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庫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專指由原發性腦下腺瘤所引起的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或賀爾蒙障礙,是由於長時間接觸皮質醇或其分泌量過高所造成。
為什麼會發生庫欣氏症候群?
身體的皮質醇可以調控體內血糖、脂肪、蛋白質、水份或骨頭的代謝與合成,維持免疫系統與心血管的正常運作,也有抗發炎與抑制免疫反應的功能。當皮質醇過高時,則會引起庫欣氏症候群發生,讓體內血糖上升、脂肪堆積、骨質密度減少、蛋白質流失、皮膚變薄、男性及女性荷爾蒙下降、免疫力下降、皮脂腺發炎等,進而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庫欣氏症候群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外源性及內源性,「外源性」是因為攝取過多人工合成的皮質醇,而「內源性」則是身體製造過多的皮質醇,導致體內的皮質醇濃度過高。
外源性
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治療免疫疾病,或是平常因為疼痛問題自行購買藥物,結果長期服用含類固醇的止痛藥後所導致。因為類固醇的劑型可以非常多元,從口服、針劑、藥膏到噴劑都有,所以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接觸到。
內源性
一、腎上腺或腦下垂體長腫瘤導致
不一定是指惡性腫瘤,若是良性但是瘤本身會分泌皮質醇,也會導致體內皮質醇過高,這類病人通常都是先有皮質醇過高的症狀出現,檢查後發現腎上腺或是腦下垂體有腫瘤的存在。
二、體內有某些惡性腫瘤
這個原因相對少見。由於某些惡性腫瘤會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這種激素其實平常體內就有,是腦下垂體用來調控腎上腺分泌皮質醇的機制,但是在某些惡性腫瘤,例如支氣管類癌(Bronchial carcinoid tumor)、肺小細胞癌(Small-cell lung cancer)、甲狀腺髓質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等,這些腫瘤會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而刺激腎上腺製造過多的皮質醇出來。
庫欣氏症候群的症狀表現
大部分患者外觀上看起來腫腫胖胖,特別是臉頰及下巴、脖子後緣及肚子。而在皮膚皺褶處如腋下、乳房下緣或是腹部及大腿內側,則可能出現紫羅蘭色的長型條紋。但庫欣氏症候群的症狀因人而異,並非每位病人都出現相同的症狀,以下症狀是較為常見的。
女性患者則可能會多出下面的症狀表現
- 月經不規則
- 體毛增加(常見於臉部、頭部、腹部或大腿內側)
懷疑自己有庫欣氏症候群,該做什麼檢查?
當你懷疑自己罹患庫欣氏症候群時,可以透過抽血或驗尿初步判斷。體內皮質醇的濃度會因為晝夜不同,因此抽血檢查可以參考上午 8 點及下午 4 點的皮質醇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一併做判讀。而尿液檢查可以採用24小時蒐集的尿液來驗游離皮質醇濃度,若超過標準,則可能有皮質醇過多的狀況。
在某些狀況下,也可以採用經類固醇隔夜抑制測試(Overnight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於抽血的前一晚11點服用低劑量的類固醇,再檢測隔天的皮質醇濃度是否超標,來初步判斷體內是否有過多的皮質醇。
不過,一般的健檢並不會常規包含皮質醇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的檢驗,因此當需要檢驗時,需到醫療院所請醫師開立此項檢查。
該如何治療庫欣氏症候群?
當體內皮質醇過多的原因是來自於腦下垂體或腎上腺瘤時,手術是第一線建議的處理方式。若是源於惡性腫瘤而產生過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進而導致皮質醇濃度上升,則應治療惡性腫瘤,通常手術也是優先選項。
如果是因為使用類固醇造成皮質醇過多,則建議與醫師討論減少類固醇的可能性,並逐漸、緩慢地減藥,千萬不可貿然一次停掉所有藥物。
文章整理、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常焦慮、失眠 ? 8種疾病與荷爾蒙失調有關係
傷口難好、易疲勞!免疫力低下的5種症狀
提升免疫力少不了!身體所需的6種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