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近日收到一名病患,40歲的林小姐在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後的恢復期,竟然因急性肺栓塞而入住加護病房,幸好在使用抗凝血劑治療後,病情迅速穩定,免於四肢及器官缺血缺氧後遺症。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許恒誠表示,急性肺動脈栓塞是手術後病人最嚴重、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病人在重大手術後,急性肺栓塞的發生率為0.3 – 30% 之間。血栓形成有三要素:血液呈現高凝固狀態、血管內皮受損、以及血流動力減少。
急性肺動脈栓塞死亡率高達20-30%
肺栓塞常見的症狀是呼吸急促、喘,也可能出現胸痛、咳嗽;進一步出現呼吸及心跳過快、低血氧、單側遠端肢體腫脹疼痛。許恒誠指出,急性肺動脈栓塞的死亡率高達20-30%;因此,了解肺栓塞發生的高風險族群及危險因子,並隨時提高警覺,非常重要。
肺栓塞可能發生在任何手術後的病人,手術後病人因傷口疼痛或自覺虛弱而不想動,臥床時間拉長,因而大幅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風險。另外,急性肺動脈栓塞好發族群還包括老人、體重過重、代謝症候群、抽菸、靜脈曲張、有血栓或自體免疫之個人或家族病史、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或賀爾蒙製劑、懷孕、生產、癌症或長期臥床之病人。現代都會上班族常久坐或久站,相對也增加肺栓塞發生的風險。
肺動脈栓塞分級
肺動脈栓塞依症狀,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依患者之生命徵象穩定與否、以及右心衰竭程度,再分為高、中、低危險性之肺栓塞。
許恒誠說明,臨床上以血液栓塞指數、心電圖、胸部X光、以及心臟超音波協助診斷肺栓塞,但確診以胸部電腦斷層含血管造影為主,並可同時提供右心腔室大小的影像,作為評估急性發作肺栓塞的依據。
肺栓塞怎麼治療?
肺栓塞的治療,須考量病人生命狀態穩定程度及出血的風險。對生命狀態穩定的肺栓塞病人,以抗凝血劑治療為主;而生命狀態不穩定的病人,在衡量出血風險後以血栓溶解劑、或手術清除血栓。有些病人會反覆發生血栓,則可以置放下肢靜脈過濾器。
許恒誠呼籲,術後應儘早下床活動;如此能加速腸胃蠕動排氣,降低血栓形成機率,避免發生可怕的急性肺栓塞。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