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脾胃養生重飲食 要不要進補看這2個關鍵!

脾胃健康在中醫養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養生應以脾胃為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李敏指出,中醫認為「脾居腹中,經脈連胃,故互為表裡」;脾與胃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轉輸。人出生後必須依賴飲食的營養以維持生命的活動,所以脾、胃合稱「後天之本」,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指的是人體消化、吸收與轉輸的功能。

脾胃養生重視飲食,所謂「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飲食應適度適時,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飽無度;宜選擇清淡、少刺激性、易消化的新鮮食物,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生冷、烤炸、煙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進食時應心情放鬆,細嚼慢嚥。慢性胃病或胃下垂患者進餐前後不宜大量喝水,進食中不宜喝過多湯。

食物應依體質選擇,寒性體質忌冰生冷寒涼性食物,宜平性、溫性、熱性食物;熱性體質忌溫熱性食物,宜平性、涼性、寒性食物。

兩個關鍵看你要不要進補

常有病人問「適不適合進補」?李敏指出,首要關鍵在於身體是否有虛損?「虛者補之」為進補之先決條件。第二關鍵在於「補什麼」?氣虛者當益氣、血虛者當補血、陰虛者當滋陰、陽虛者當溫陽,此為進補之原則。若有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疼痛、噯氣嘔噁、舌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一般不宜進補,應先去就診,待症狀消失後再進補調理。

李敏建議,除了應注意飲食合宜及情緒舒解外,起居攝養亦十分重要。生活有規律,起居有常,勞逸適度,充足休息與睡眠,適當的運動鍛練,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能使氣血流通,脾胃健運,就能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平時可以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位保養脾胃,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指與脛骨旁開一指交接處;此穴有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降逆利氣,扶正培元的功效。

(足三里穴位示意圖)

中醫教你煮「四神粥」

針對脾虛有濕的人,容易腹脹食少、大便偏軟,身體沉重,甚至有四肢浮腫,婦女白帶較多等症狀,平日可以四神粥保養,材料如下,依體質酌量,洗淨與白米熬成粥。

  1. 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
  2. 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
  3. 芡實:益腎固精,健脾止瀉。
  4.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5. 薏苡仁:利水滲濕,健脾。

延伸閱讀:

心臟有病看臉就知道 古典針灸派傳人沈邑穎教你2招由面觀心

便秘問題有苦難言 中醫:便秘有3種 3款茶飲保你順暢

老是忘東忘西  中西醫主任陳建宏教你益智健腦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