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腦中風新方法!新裝置清除血栓幾乎無死角

全台灣每年約4-6萬中風患者 約8成為阻塞性缺血性中風

冬季氣溫變化大,讓腦中風的案例頻傳,在105年公佈的國人10大死因中腦中風為第四名,也是造成成人殘障疾病原因的第一位。而腦中風的治療有所謂的黃金3小時,根據美國研究報告顯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在症狀發生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的治療,3個月後可增加33%復原機會,減少殘障失能的比率。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葉守正表示,在治療腦中風的發展上,今年2018年會是腦中風治療新突破的紀元,連同台灣神經學學會推出「台灣 IA 1.0計畫」。過去在治療上,共有三個發展階段,頭10年都屬於先觀察病患到底哪裡阻塞,第二個10年發展先給予急性患者靜脈血栓溶解劑來治療,但是卻有3個小時的治療限制,在這極短的時間內要包含到院、評估、檢查等,在臨床上觀察到只有4-10%的病人來得及施打,但打通血管的機率也只有30%。

對於那些來不及在3小時內施打的患者就只能給予支持性藥物來避免病情惡化,但多數會留下偏癱或行動不便的後遺症。

臨床證實搭配急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 增加25%的獨立自理能力

在2015年,在國際上的五大跨國多中心大型臨床試驗發表結果顯示,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加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械取栓術」的治療,比單純只有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及病情恢復,並且能將黃金3小時的限制延長到6小時。

此項手術的技術為透過特殊導管將取栓支架或吸頭送到血栓處,進行吸除血栓或是把支架的往撐開5分鐘待血栓都沾附在上面後再夾出來,使血管內的血液恢復流通。此項手術因執行速度快及效果良好,所以有「中風急救之神奇黑科技」之稱。

文/彭幸茹 影/黃玫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