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大家以為心臟病好發於冬天。但隨著氣候變遷,每年夏季溫度都不斷地飆漲,像是,在如此極端的溫度變化下,突發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及中風的案例也越來越多了!
心臟病發作的導火線 – 高溫
因為高齡、生活模式與飲食習慣改變,心血管疾病成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在今年出爐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病再次蟬聯第二名的寶座,根據統計,平均每 26 分鐘就有 1 人會死於心臟病。
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而常見的心臟病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心衰竭等,其誘發因子除先天性的缺損外,其餘像是體重過重、有抽煙、喝酒、吃檳榔習慣等都是,而近期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就是連日的高溫啦!
這是因為氣溫升高後,人體的血管會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量大增,導致身體水分蒸發使得血液變得濃稠,就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讓心肌梗塞的發作機率大幅上升。而身體在脫水的狀態下,會讓心臟跳動變快,好讓血液能夠送到身體需要水分的地方,所以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的情形。
一次的心臟病發作,會導致心臟細胞的壞死
心臟最主要功能就是負責輸送血液至全身,右心房會接收身體用過的血液。再經由經三尖瓣到右心室,然後輸送到肺部進行交換。帶有身體廢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會在肺臟交換含有養份和氧氣的血液,再經肺靜脈送回左心房,再從左心室打出,送到身體各處去。
為了要做好這個重要的血液輸送作業,心臟必須維持正常且規律的跳動。若是心臟肌肉、二瓣膜或三尖瓣、血管壁等三處組織有出現一絲受損,就會造成血液運輸的障礙,像缺氧、阻塞等情形,不僅是造成心臟細胞的壞死,嚴重甚至會造成死亡。
在《Heho Topics》中,健眾細胞細胞生醫執行長張薏雯博士就表示,在醫學研究上,已經證實心臟細胞一旦壞死,就沒有辦法再生,以目前現存的治療,都無法治癒,只能夠是支持或延緩病情而已。
再加上心臟病發作的原因很多種,只要會造成心臟受傷的,都會在心臟組織上留下疤痕,而這個疤痕是無法被修復的,也會造成心臟的電位傳導受阻,使心臟跳動出現異常,不僅會導致全身血流量的異常,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夏天護心運動,「消暑」措施不可少
養成規律運動及避免吃高鈉、高糖、高油的飲食習慣,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護心措施,但要避免高溫引發心臟病發作的可能,以下 3 件事是不可少的:
1. 消暑降溫
在室外活動或辛苦的戶外工作者,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戴遮陽帽及太陽眼鏡並備足水。當天氣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建議冷氣設定在 26 至 27 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可減緩因經常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較大所造成的心臟血管負擔。如果不開冷氣則需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2. 均衡飲食、及時補水
飲食宜清淡可多選用蔬菜、水果、糙米、全穀雜糧,儘量少吃油膩或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飯菜不宜過鹹,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
此外,要及時補充水分,每天至少補充 2000 毫升的白開水,避免含有酒精及糖分的飲料;若有心臟病、慢性肝病或需要限制水分攝取之病人,則需諮詢醫師的建議。另外,也可透過吃適量蔬果來補充身體所許需要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以促進心臟的健康。
3. 注意運動時間
進行戶外運動時,請選在清晨或傍晚氣溫較涼爽時進行,避免在上午 10 點至下午 2 點的烈日下運動。
完整影音《⽣命中最重要的那顆「⼼」!修復⼼臟再也不是科幻⼩說才有的事》請看⬇️
文 / 彭幸茹 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