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好肝 這9件一定要知道的事

iStock-645455632

關於肝臟疾病的2個數據,從105年度的十大死因中就可以知道它傷害了台灣人多深,第一個數據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占十大死因的第10名,當年共4738人死於肝臟疾病 ; 第二個數據是肝癌是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名,所以如何保肝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認識肝臟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但也是功能最複雜的器官,它需要負責的工作內容有:

  • 代謝:

飲食中各類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都在肝臟中進行,像是肝臟可把葡萄糖轉變成肝醣儲存起來,將脂肪酸轉變成脂蛋白和膽固醇等。

  • 轉化:

藥物進入體內後,會迅速被吸收到腸壁血液中,然後經過肝門靜脈進到肝臟內,此時肝細胞就會將藥物轉化成活性的型態,再隨著血液流到該作用的部位發揮藥效。

  • 解毒:

進入腸道內的各種外來物質,或是腸道內自產的有毒物質,一樣經過肝門靜脈進到肝臟內,經過解毒步驟後變成無毒物質,再由尿液或膽汁排出體外。

  • 合成蛋白質:

這項功能是肝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血液中有許多蛋白都是由肝臟製造出來的

  • 排泄:

肝臟製造的膽汁可以促進腸道消化吸收。當衰老的紅血球被破壞時,血紅素會轉變成膽紅素,再經過肝細胞吸收處理後,會轉變成水溶性的膽紅素最後流入腸胃道被排出體外。

所以肝臟帶著以上5個重要功能,如果出現了病變,這些功能都會受到影響,都會造成身體系統的重大障礙。

愛護你的肝 從健康識能開始

1.了解肝炎的感染途徑

根據歷年的官方統計數據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都是榜上有名的疾病,每年約有4000-5000人因此死亡,其中有絕大多數都因「肝炎病毒」而引起的;每年約奪走7千人性命的肝癌,有近9成都是慢性肝炎的後遺症,而在台灣B、C型肝炎屬於高度傳染疾病,A型肝炎在近年也變得常見,這3個常見的病毒性肝炎,傳染途徑如下:

  1. A肝病毒:「糞口傳染」,也就是感染者的排泄物汙染了水源、食物、物品,然後被感染者吃下後而遭受感染。
  2. B肝病毒:「血液、體液傳染」,透過感染者的血液及體液,經由皮膚黏膜、傷口、生產、輸血及性行為等方式傳給他人。
  3. C肝病毒:「血液傳染」,與B肝的差異就是較少經由體液傳染。

2.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因著病毒性肝炎會透過血液、體液傳染給他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下列事項:與他人共用衛生用品、多重性伴侶,採取安全性性為,避免體液感染、共用注射針具,避免不必要的輸血。

而預防感染A型肝炎就要落實常洗手和勿生飲、生食,尤其生蠔或是水產貝類,及環境清潔之習慣,避免任何的傳染機會。

3.不要熬夜

在中醫理論,凌晨11-3點,是肝經、膽經運行最活躍的時刻,此時後的熟睡才能讓肝膽進行排毒。

4.注意藥物及營養攝取

肝臟有轉化藥物的功能,但有些藥物的副作用本來就帶有肝毒性,會損害肝臟,所以需要特別注意,更是別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品,以免造成藥物性肝炎。

肝臟疾病不只有肝炎,根據數據顯示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且有7成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所造成的,再根據「國人脂肪肝認知與外食行為大調查」,有近4成的脂肪肝患者的飲食型態多以三餐外食為主,而且最常吃下油膩、高熱量的便當類,或是火鍋、炒飯炒麵。

5.定期檢查

因爲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分佈,所以在疾病的早期、中期通常不會有任何輕微症狀讓人有所察覺,當出現症狀時,像是疲倦、食慾差、發燒、頭暈、黃疸、噁心嘔吐、腹脹、腹痛、拉肚子、體重減輕,已經有點嚴重了,所以透過定期的抽血檢查肝功能,了解自己的肝臟功能及情況,尤其是有肝病家族史的人,更應該適時進行肝臟疾病的相關篩檢。

6.實施預防注射

目前A、B型肝炎都有疫苗可以注射,現在不只是施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加上自107年1月起,A型肝炎疫苗也納入了幼兒常規疫苗項目,為的就是要預防這些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加強保護力。

7.遠離導致肝癌的物質

各種化學或天然致癌物也和肝癌的發生有關,像是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黃麴毒素會增加B肝患者罹患肝癌的機會,所以要避免吃到過期的豆類及花生製品;而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而其他間接會增加致癌的風險的香菸、檳榔都需要避免。

8.均衡飲食

是保肝的最高指導原則,從每日的新鮮食物中獲取各種不同的營養素,都有助於促進身體正常代謝,改善肝臟營養,調節免疫功能。尤其國外早已研究證實,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像是維生素C、E、B、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可以保護肝臟,減少損傷。也避免吃太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並養成少鹽、少脂肪、少糖的飲食習慣。

9.已診斷有肝病者 應定期抽血檢查

身為B、C肝帶原者,應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指數,以預防肝炎惡化情形發生 ; 而且已經有肝硬化的患者,也都要定期回診檢查胎兒血清蛋白(AFP),這是作為檢驗肝癌的重要指標,加上腹部超音波檢查有無罹患肝癌。

自己的健康自己要顧,不要因為麻煩,或忽略的定期追蹤的重要性,以免造成更大的遺憾。

資料參考: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國家網路醫藥 – 肝疾病的預防及保健

認識肝臟>>>肝臟知多少檢測

文 / 彭幸茹  圖 / 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