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可能先從「咬不動」食物開始!多刷牙、多咀嚼減緩認知功能失調

「常咀嚼,健康老。」台灣前進文化協會理事長池國平說,很多人想要「不會老」,所以拚命用各種方式保持青春,但其實沒有人不會老,只是很多人是「老得不健康」。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統計,台灣人在 2018 年的平均餘命(即平均壽命)是 80.69 歲,但健康平均餘命只有 72.28 歲,等於「不健康生存年數」達到 8.41 年,代表人生的最後,會需要在病床上、或是跟各種疾病奮鬥 8.4 年才會死去,創下史上新高。

而其中很重要的關鍵原因就是「失智症」,失智症不只是會失去記憶力,也會失去自理生活的能力,而且隨著腦部退化,身體的各項功能也會快速的退化,最後變成「臥床」;池國平就直言,失智症初期跟晚期的狀況其實差很多,初期多半都還能自理生活,如果能讓認知功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其實也不至於要面對臥床。

照片檔 ID:1129543203

失智症可能先從「咬不動」食物開始!

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咀嚼與吞嚥團隊許明倫教授表示,其實「咬合」與大腦的功能是很有關聯的,咀嚼能力不良會導致認知功能降低,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比例就增加了。

「『咀嚼』這個動作,可以刺激負責幫助記憶、學習的海馬迴,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所以多咀嚼,或是有良好的口腔健康,其實是很重要的。」許明倫說,其實日本在 2001 年就做過研究,發現牙齒大於 20 顆,認知障礙的比例只有 13%,但如果牙齒全部掉光又不裝假牙,認知障礙的比例就會達到 44%。

而許明倫也長期在偏鄉幫助做長輩的「口腔健康」,發現很多長者都沒有保持「好好刷牙」的習慣,導致他們有牙周病、有舌苔、有口臭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導致他們食慾變差、不想吃東西,然後再變成肌少症、活動力下降,最後就影響到大腦,演變成認知功能失調。

Equipment and dental instruments in dentist's office. Tools close-up.

4 招口腔運動,減緩失智症的來臨!

不過許明倫也表示,其實透過 4 招的口腔運動,就可以幫助減緩認知功能失調的狀況。

  • 均衡飲食攝取

「當然,均衡飲食不用說,因為『能自己吃東西』,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如果連東西都沒辦法自己吃,代表已經有失能的狀況,口腔的訓練就要更注意。」許明倫說,我們常常會認為長輩就只能吃流質、軟質的食物,反而沒有讓他們訓練到口腔的肌肉,退化速度會加快,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才是幫助長輩減緩退化的方式。

  • 餐後口腔清潔

許明倫說,煮好的食物放在外面,2 小時就會孳生很多細菌,更何況食物殘渣在溫暖、潮濕的口腔裡面,細菌絕對更多。「這就是造成吸入性肺炎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刷牙也可以刺激口腔,所以刷牙也能幫助改善認知功能。」

  • 嚼無糖口香糖鍛鍊咀嚼力

而在每餐結束之後,可以用 5~10 分鐘的時間,咀嚼無糖口香糖,幫助鍛鍊咀嚼力,特別是肌肉開始比較沒有力、變得比較萎縮,或是比較少吃硬質食物的長輩,更需要多鍛鍊;而年輕人也可以透過咀嚼口香糖來幫助維持肌肉的健康,避免口腔肌肉流失。

  • 多做健口操

而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咀嚼與吞嚥團隊講師蔡法慈則表示,其實透過「健口操」,也能幫助改善認知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口腔內部的運動之外,其實肩膀、頭頸也都會跟咀嚼、吞嚥有關,所以在練習時,最好可以一併訓練。

  1. 肩膀運動:動一動肩膀。
  2. 頭頸運動:轉轉頭部、脖子。
  3. 鼓腮運動:模擬漱口的動作,鼓起臉頰幫助肌肉伸展。
  4. 舌頭運動:舌頭往四方伸展、繞圈。
  5. 唾液腺按摩:按摩臉頰、顎骨下方凹陷處,幫助刺激唾液分泌。
  6. 嘴唇運動:讓嘴唇發出「怕、踏、喀、辣」的聲音,使得嘴唇可以訓練緊閉跟打開的狀態。

文/盧映慈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每天「漱口」1分鐘,不但預防感冒,還能活化腦部、改善失智

WHO列出12條防失智方法 竟然「不建議」吃保健食品!

11條讓你10年後會失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