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職業工作者 都是腸亂疲勞族高危險群

何小姐,40歲,是一家日式料理店的人事主管,工作內容包含了班表調度、員工教育訓練等,工作時數長,導致她的飲食習慣總是以外食為主,所以不常攝取蔬菜、水果,就導致原本有的便秘問題日益嚴重,也發現精神變容易緊張、疲勞不適甚至開始影響工作…..

腸亂疲勞生活特徵:便秘、亂食、工時長

何小姐是腸亂疲勞族中屬於少便型腸疲類型者,嚴重的便秘導致腸道內壞菌增多,破壞了腸道平衡,當她的健康檢查報告出現多個紅字後,開始積極調整生活作息,也按照醫師處方用藥,並三餐定時定量,透過改善飲食、適當休息,及適時補充好菌後,腸胃不適改善了,也讓她的精神壓力放鬆不少。

由台灣乳酸菌協會與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許秉毅醫師共同進行的「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發現腸亂疲勞族的常見腸胃問題,有7成1是腸躁症患者,同時有慢性疲勞的困擾,是所有腸胃問題中發生慢性疲勞症狀最高的一群 ; 再來是常見的「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腸胃問題者會出現慢性疲勞症狀,與沒有腸胃問題的慢性疲勞者相比多了3成的比例。

要維持腸道健康,腸道菌相是其中一個關鍵角色,因為胃腸菌相被破壞,壞菌多於好菌的情形下,會導致腸道失衡,就可能會影響了大腦和胃腸道之間的訊息傳遞,因而產生一連串的身體不適情形。

腸亂疲勞族有4種類型

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不正常作息,歸納出腸亂疲勞族的4種類型,及容易患有腸亂疲勞的職業工作者:

第1種:少便型腸疲

1周內排便次數不及4次者,共有53.8%是腸亂疲勞族,這是因為長期排便習慣不佳導致腸道孳生壞菌,破壞了腸道平衡,而且當排便次數下降至1周不到1次時,出現腸亂疲勞的機率會上升至75%。

容易造成少便型腸疲的職業有:金融專業人員,便秘者中有83.3%有腸亂疲勞的問題。

第2種:工時型腸疲

每周工時超過40小時者中,有61.3%的人是腸亂疲勞族 ; 且工作時數時超過60小時者,患有腸亂疲勞的機率會增加至67%,推斷是缺乏運動而影響了腸胃蠕動,或壓力過大導致腸道菌相變化所致。

容易造成少便型腸疲的職業有:財會稅務人員,工作時數超過40小時者有75%有腸亂疲勞的問題。

第3種:亂食型腸疲

飲食習慣不佳會直接影響腸道菌相,更以「不定時吃飯者」的腸亂疲勞比率為最高,佔了62%;而且「消夜愛好者」也有61.9%的比率是腸亂疲勞族。

容易造成少便型腸疲的職業有:行銷企劃人員,未固定吃飯者與固定吃飯者,腸亂疲勞比率相差顯著,達63.6%;客服人員愛吃宵夜者,腸亂疲勞比率亦達81.8%。

第4種:綜合型腸疲

同時有便秘、消化不良、腹瀉、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問題者,常發生於人力資源作者身上,有67.7%人資人員出現了腸亂疲勞情形,這是因為多個腸胃道問題就會產生交互影響,造成腸道菌相即會長時間失衡。

許秉毅醫師表示以職場屬性來看,腸亂疲勞發生在人資、財務、醫療保健客服等工作者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所以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族群。

5/29腸胃健康日 專家呼籲民眾重視腸道健康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暨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體中心主任蔡英傑教授表示,無論是否有出現慢性疲勞及腸胃不適的症狀,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落實腸胃保健,可藉由多攝取好菌,記得要經過國家健康食品的認證才是有保證及安全的菌株,並搭配運動及生活作息的調整,找回良好的腸道菌相,以改善身體健康,減少身體慢性發炎的發生。

推薦閱讀:

明明休息了卻還是好累 可能是你的腸胃不健康

文 / 彭幸茹  圖 / 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