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過長可能「潛藏」陰莖癌風險! 塗類固醇可以「免割包皮」

照片檔 ID:910066066
  • 30歲的小李一直有包皮過長的問題,某天偶然發現陰莖有腫塊,翻開包皮一看,龜頭上有些疣狀突起物,他以為是感染菜花,便到藥局買抗生素來吃,沒想到好幾個月都沒有消,直到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陰莖癌」。

包皮過長問題多

根據統計資料,新生兒90%以上有「包莖」現象,但1歲時,包莖現象剩50%,到4歲以後,包莖比率剩10%。而臨床上認定的包莖,大部分是內包皮與龜頭的黏連未分離,成長之後,內包皮與龜頭會慢慢分開。有些過長只是包住龜頭外側,有露出尿道口,只要包皮開口夠大就能夠推到底。

因為男性的生殖器官跟尿道共用,上完廁所後都會殘留些尿垢,如果洗澡時沒有清洗乾淨,或是沒有擦乾,潮濕的環境就很容易孳生病菌;不過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包皮過長,但勃起時龜頭可以露出,那還在可觀察的範圍內,不一定要作處理。

但對有性經驗的男性來說,包皮過長容易在陰道內過度推擠、摩擦,引起紅腫受傷,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就可能細菌感染導致發炎,像是泌尿道感染、包皮發炎等,還會傳染給女方、一起發炎,造成雙方性生活的不美滿。而長期發炎免疫力會降低,嚴重感染後包皮不但可能爛掉,也可能造成陰莖癌。

洗太乾淨也不行

不過包皮引起的問題太多,「包皮要翻開來清洗」的習慣也變得普遍,但包皮皮膚又薄又敏感,要保持一定的分泌物才能維護健康,如果每天洗太多次也會發炎,只要再摩擦,就會引起疼痛,所以有些愛乾淨的男生,因為性行為後有疼痛感,會懷疑自己得了性病,反而跟伴侶吵架。

根據臨床經驗,有包皮過長問題的男性比較有可能造成生殖器官的疾病,而且好發在50、60歲,原因是年輕時包皮還可以褪到龜頭下,但老了之後肌肉鬆垮,產生許多皺摺、無法清潔完全,或是因為其他疾病等造成的發炎,讓包皮過緊到無法順利褪下,就會產生問題。

從上可知,包皮過長的問題還伴隨「包皮過緊」,同樣是包皮過長,有些人可以順利褪下包皮,能清潔、保持乾燥不發炎;但有些人卻因為包皮過緊,每次褪開清洗都很痛,或是包皮裂開、結痂而沒彈性,變得更緊或感染,這就要注意是否會有其他問題。

陰莖癌可能會「藏」在包皮內

陰莖癌大多是「鱗狀上皮癌」,跟龜頭、包皮的慢性發炎有關,由於癌症的表現有疣狀物、潰瘍,又都藏在包皮底下,就算每天都有翻開來洗,如果沒有仔細檢視龜頭、陰莖、包皮內側,也可能忽略這些問題。

除了發炎造成的細胞損傷之外,有3分之1的陰莖癌是因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這在性交時也會傳染給女方,讓女方得到子宮頸癌;就算並不是乳突病毒,而是其他的細菌感染,也會隨著性行為不斷反覆、持續感染發炎,時間一長就成為陰莖癌。

陰莖癌好發部位以龜頭最多,其次是包皮及陰莖主幹,所以包皮如果包覆過多,就要小心這樣的風險,一開始通常是不會痛的腫塊、突起物,到後來會疼痛或出血、小便刺痛、出現惡臭膿狀分泌物等,可能擴散到股淋巴結及腹股溝淋巴結,還可能轉移到肺部及骨頭。

陰莖癌的得病率大約10萬分之1,如以台灣男性人口比例來算,大約有117人得到陰莖癌,目前治療是以部分器官保留及電療、化療等方式;基本上,患者接受電療及放療,5年存活率超過7成,在癌症中已經不是算非常嚴重的疾病。

包皮到底要不要割?

一般人都會認為割包皮最好在小時候,避免長大之後傷口較大、不容易好,但其實幼童、甚至嬰兒時期割包皮,有全身麻醉的風險,割完之後也會因為跟尿布摩擦而造成感染,或是尿道口狹窄;而且長大後隨著漸漸發育,包皮會慢慢開口,也不用太心急。

但如果到了5歲以後包皮無法褪開、仍與龜頭黏連,甚至因為無法清潔而引起發炎等,可以考慮塗抹類固醇藥膏,抗細胞增生,只要2~4週左右就可以讓包皮鬆開,但鬆開之後還是要天天清洗,才不會再有跟龜頭「黏連」的情形發生。

至於錯過這段時間、到了青春期之後的男性,如果還是有包莖問題,醫生大多會建議環切手術,也就是俗稱的割包皮,一方面是因為陰莖不會再發育,不會有包皮過短的問題,另一方面是預防因為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緊縮」的包皮,但其實成人也可以先用類固醇試試看,避免那一「刀」。

但每個人包皮內部的情況、還有身體的狀況都不一樣,藥物的過敏程度也不同,所以要使用手術或是類固醇,還是要詢問過醫生的意見才能決定。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