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恐慌症嗎?其實恐慌症是焦慮疾患的一種,在精神疾病中算蠻常見的,台灣的發生率大概是 2 到 3%。根據國外研究,患者的年齡大約都是 15 到 35 歲,其中女生又比男生多了的 2 到 3 倍。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
在了解恐慌症之前,要先了解「恐慌發作」是什麼。簡單來說恐慌發作的感覺就是極度焦慮到無法控制自己,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感到強烈的害怕或不舒服,突然出現心悸、冒汗、窒息感等 4 項以上的症狀,並且在 10 分鐘之內達到最高點,在半小時到 1 小時內緩解:
- 心悸或心臟跳得很用力
- 冒汗
- 顫抖
- 麻木等異常身體感覺
- 呼吸急促或窒息感
- 發冷或潮紅
- 覺得噎到
- 胸痛或不適
- 噁心想吐或肚子不舒服
- 頭暈、站不穩,或暈倒
- 失現實感或失自我感,像靈魂脫離的感覺
- 覺得要失去控制或像要發瘋
- 害怕自己要死掉
有時恐慌發作會讓旁人懷疑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但其實這些確實是恐慌發作當下的感覺。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可能會經歷過恐慌發作,但恐慌發作不一定就代表是恐慌症。
恐慌症患者要在至少一次的恐慌發作後,出現下列 1 到 2 種狀況,且為期 1 個月或更久:
- 持續關注恐慌再發作,或擔心恐慌發作的後果,像是擔心失去控制、快要瘋了、自己會死。
- 出現一些怕恐慌再次發作的適應不良行為,像是擔心再次發作而避開之前恐慌發作過的地方,或是做出避免恐慌發作的行為,例如,避免運動以免心臟跳太快,或是避免去不熟悉的地方以免自己太緊張。
恐慌症的原因有什麼?
恐慌症的原因和許多心理疾患一樣,至今仍未非常明確,目前推測原因可能包括遺傳、童年經驗、生活壓力、個性、社會因素、心理因素,例如,有恐慌症家族史、個性比較神經質的人可能就較容易有恐慌症。
而若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大腦的傳導物質像是正腎上腺素、血清素、GABA 等若不平衡,使恐懼反應的大腦部位「藍斑」發作,就會引發恐慌。
若是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理解恐慌症,患者會恐慌發作是因為把身體狀態的改變放大,例如,把心跳加速解釋成自己心臟病快死了,就會恐慌發作。
恐慌症要怎麼治療?
藥物治療
目前最常用的兩種藥物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NRIs),在服用後的 4 到 6 週才會漸漸出現治療效果,副作用有像是頭痛、噁心、難入睡等,但通常不會太嚴重。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在認知上,治療師會和患者一起討論,協助患者覺察恐慌發作前後的想法與感覺,通常患者會錯誤解讀身體的變化,而產生更多焦慮,焦慮又引發更多的身體感覺,形成惡性循環。
當患者想到「我恐慌要發作了」或是「我就要死了」,治療師會引導患者改成其它句子來思考,像是「我只是感覺很緊張,會過去的」、「這個症狀只是十分恐怖,但我並不會死」等等。
在行為上,治療師會教導患者運用腹式呼吸法以避免過度換氣,或是通過肌肉放鬆訓練來改善身體感覺。
隨著心理治療的練習,患者會逐漸感到自己的身體感覺是可預測的、情況是可以控制且無害的,就能減少恐慌發作的機會。
參考資料: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衛教資料:什麼是恐慌症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