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國內 65 歲以上長者有 21.8 % 於每周至少 3 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有 12.8 % 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等於每 10 名長者可能就有 1 人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除了及早發現吞嚥能力退化,也能透過平日練習,訓練頸部肌肉,避免吞嚥能力持續退步。
衛福部南投醫院林宛臻語言治療師表示,其實肌肉在40歲以後,就在緩慢退化了。吞嚥的能力會隨著年齡而衰退,在無法察覺的情況下緩慢發生,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和機能狀況都有老化的現象。只是,在罹患疾病下,吞嚥功能會大幅衰退而容易被察覺,尤其是許多年紀漸長或中風的患者,開始出現吞嚥困難,除了吞嚥動作卡卡或總覺得喉部有異物殘留,甚至容易被小小的東西或口水嗆到。
30 秒內吞嚥少於 2 次已面臨吞嚥障礙
語言治療師指出,當年齡增長,加上長期食用不需用力咀嚼及吞嚥的流質或軟嫩食物,舌骨上肌群逐漸失去應有的肌肉力量,使得喉部無法向上抬升,連帶影響呼吸道的閉合及上食道括約肌的開啟,使得食物無法安全地經由口咽部進入食道,反而累積於口咽部,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林宛臻語言治療師建議,可以透過反覆吞嚥唾液測試,發現吞嚥困難徵兆,例如:反覆的吞嚥唾液,測試 30 秒內能完成幾次,若能吞嚥 6 次以上,表示吞嚥功能良好;若吞嚥 3 至 5 次,代表吞嚥功能稍退需要注意了;僅能吞嚥2次,則已經面臨吞嚥障礙。
「縮下巴抗阻運動」改善吞嚥能力
南投醫院呂昂衛語言治療師表示,發生當下雖然可要求患者以低頭縮下巴且用力吞的方式來減少殘留量,但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有個簡單方便的運動-「縮下巴抗阻運動」( CTAR )可在平時用來強化舌骨上肌群,此運動由袁偉琳( Yoon Wai Lam )於 2014 年發表於 DYSPHAGIA 期刊,只需要一顆直徑約 12 公分的彈力球即可完成,以下運動時間及次數參考 Park 等人的 2018 年針對中風患者的隨機分派研究。
- 首先挺直上半身且肩膀微微向後的坐姿。
- 將彈力球放在下巴,低頭將球夾住,越用力越好。
- 執行等長運動,夾住彈力球維持 60 秒,休息 1 分鐘,執行 3 組。
- 執行等張運動,用力彈力球擠壓 30 次,休息 1 分鐘,執行 3 組。
上述活動的時間及次數需視個人情況而異,也可搭配用力吞嚥口水或增加彈力球的彈性增加困難度,若脖子有痠痛感,表示姿勢可能錯誤,請停止運動並與語言治療師諮詢。
8 周聯繫後能增加舌骨肌肉,還可搭配其他復健改善吞嚥
根據期刊( DYSPHAGIA )的隨機對照試驗( Kılınç, Arslan, Demir, & Karaduman, 2020 )結果指出,健康成年人完成八週密集的 CTAR 運動後,除了顯著增加舌骨上肌群的肌肉收縮力量以外,也有助於間接或直接地明顯提高舌頭進行等張收縮時的肌肉力量。
呂昂衛表示,若患者因氣切造口術無法執行上述運動,或經醫師告知不適合使用吞嚥電刺激者,仍可經由復健專科醫師或語言治療師評估,輔以螢光吞嚥攝影檢查後,由語言治療師根據病患目標及能力來設計方便可執行的舌骨上肌群運動,結合常規吞嚥治療,讓長輩們享受愉悅的用餐經驗。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