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酸性體質」真的會引發癌症嗎?

坊間長久以來一直有個流傳甚廣的說法,指癌細胞無法在弱鹼的人體中生長,只能在酸性體質中生存發展,所以得罹患癌症的人都和人的體液偏酸有關,所以要大家多吃菜、少吃肉,把體質改成弱鹼性,就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人體內有許多液體,包括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細胞外液有包括血漿、組織液與淋巴液,此外,還有胃腸道分泌的各種消化液,還有汗液與尿液等體液。

正常人體血液的PH值是呈弱鹼性

要去談人體體液的酸鹼性,肯定不是指具有強酸性的胃液或汗液與尿液,而是指血液。血液的酸鹼度可以用PH值來衡量,而所謂的PH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濃度指數的數值,PH值7是中性,大於7是鹼性,小於7則是酸性,而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血液的PH值是恆平保持在7.35到7.45之間,是呈弱鹼性。

血液會受外力影響變化酸鹼值嗎?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是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在血液中具有碳酸氫鹽、磷酸鹽、血漿蛋白、血紅蛋白和氧和蛋白等幾個緩衝調和系統,這些化合物確保在不斷有物釋放進入而又排出血液的過程中,讓血液儘量維持PH值的動態平衡,讓血液的PH值只會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波動。

而人體的消化系統、排泄系統與呼吸系統,都有著精密複雜的設計,控制酸鹼平衡,不可能發生拚命吃肉或狂喝果醋就可以把血液變酸的狀況。

以消化系統來說,胃部以胃酸包裹分解食物後送進腸道,小腸可以根據食物的成分來調節對胰液中鹼的再吸收,還有通過調節對食物中鹼離子的吸收,來調節血液中鹼的濃度,維持酸鹼平衡。此外大腸也可以調節對含硫胺基酸與有機酸的吸收再進入肝臟等器官,經過代謝反應後生成酸或鹼離子,再釋放到血液中。

至於排泄系統中的腎臟,則會將代謝產物中的酸性物質排出,回收鹼性物質,控制酸性與鹼性物質排出的比例,以保持臟器PH值的恆定。

再談到呼吸系統的肺部,也會精密控制酸鹼平衡。人體所吸收的糖、脂肪與蛋白質在經過代謝後的最終產物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會與水結合生成碳酸,這是人體體內產量最多的酸性物質,就是靠著肺部不斷排出二氧化碳,來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很清楚,人體對血液PH值有著精密而多重的調控機制,來維持酸鹼平衡,如果PH值超過7.45,就會出現鹼中毒,而PH值低於7.35則是會發生酸中毒,都代表身體器官出了嚴重的問題,甚至連生命都有危險。

癌症的發生真的跟酸鹼值有關嗎?

不過,其實癌症還真的跟酸性扯得上一點關係,但並不是如坊間謠傳的是因為酸性體質促成癌細胞的成長,而是腫瘤的生成會造成週邊細胞環境變酸。

科學研究發現,腫瘤週邊微環境的PH值的確比正常組織與器官要低,這是因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快速,腫瘤中血液的供應往往跟不上腫瘤細胞擴增的速度,使得腫瘤細胞總是處於缺氧與營養不足的環境中生長。

而癌細胞新陳代謝的過程也與正常細胞不同,會生成更多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而乳酸會抑制T細胞毒殺癌細胞的能力達到50%,使得腫瘤週邊的組織液PH值降低,但腫瘤內部細胞的PH值仍是與正常細胞相同的。不過,曾經有淋巴瘤患者發生嚴重的乳酸中毒併發症,但這是極為罕見的癌症症狀。

一般而言,腫瘤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只限於腫瘤周邊組織,目前並無任何實驗證明,腫瘤會導致人體體液面的「酸化」。所以,文章開始所說的人體酸性體質會容易致癌的說法純屬荒謬的謠傳。

延伸閱讀

A型的人真的是比較容易得癌症嗎?請看血型與癌症到底有何關係

癌細胞不會憑空冒出來,這8大徵兆都是警訊

碰上結節、息肉、囊腫這些被傳可能致癌的健康隱形炸彈該怎麼辦?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