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長者近九成都至少一種慢性病!專家:高齡化下新照護模式

台灣人口高齡化將衝擊醫療與長照體系,國內65歲上長者有將近九成至少都有一種慢性疾病、過半是有三種以上慢性疾病,高齡照護醫療支出越來越龐大,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以最新研究進行「全人照護模式」,透過多元生活介入能提高年長者體能與認知,打破過往舊的傳統就醫思維,此項研究結果今年十月也刊登在國際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不健康餘命隨之增加

全民「長壽」已經是普遍的現象,平均餘命延長但不健康的餘命也在增加,不健康生存長達八年且有延長的趨勢,到底現在台灣的年長者有多不健康?陳亮恭說明全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健康概況:

  • 高血壓:63.5% 長者有此問題
  • 高血糖:27.8% 長者有此問題
  • 高血脂:37.9% 長者有此問題
  • 一種慢性病:88.9% 長者有此問題
  • 三種慢性病:51.3% 長者有此問題
  • 失能:15.7% 長者有此問題
  • 失智:5% 長者有此問題

竟然近九成的年長者都至少有一種慢性病,且隨著年紀增加各種慢性問題會更明顯,陳亮恭強調:「高齡者不是單一疾病,他們是一個複雜的議題,且在多重照護需求者醫療支出龐大,對醫療團隊及家庭而言延伸出非常多照顧挑戰。」

但從過往的臨床經驗來看,年長者光是就醫就是一大難題,在醫院不同科別跑來跑去,雖然已經有醫院已經做了多元的慢性病管理,但是在預防失能、失智仍是難一步到位。

一週兩次的課程長達一年後!長者出現正向長期改善

如今陳亮恭兩年前開始在國內進行「全人照護模式」,招募 398 位的長輩們分成兩組,一組是進行常規的門診模式,另一組是全人照護模式。全人照護模式指讓年長者一週上 1-2 次課程,課程內容包含運動、營養、社會連結,各種團體活動。

經過一年試驗,陳亮恭說:「年長者的生活品質整體改善,不管是身體、心理都有提升,最有效的效果發現是在『長期效果』,他們也願意簽署DNR、正視善終等議題,另外在語言、抽象思考、延遲記憶、定向感都有提升。」

研究團隊發現接受全人整合照護加上多元生活介入的長者,不管是在體能、認知功能、三高慢性病控制、不當用藥都有明顯改善,成果刊登在重量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健康長壽》,並且受到世界衛生組織重視,邀請進行下一項相關研究。

但為什麼這樣的研究會如此受到重視?期刊評論認為:「研究團隊將生活品質以及價值醫療的評估指標納入,有別於傳統臨床醫療的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生物指標,更能掌握高齡長者維繫生活品質及全人照護的全貌,是極為大膽的創新。」

高齡者每年門診次數近 30 次!打破傳統就醫思維

對於快速高齡化的台灣而言,高齡民眾每年門診次數接近 30 次,這項研究成果引領國際高齡照護的發展,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許惠恒說:「針對台灣最重要的高齡化的議題,為台灣未來實證醫學指出一個明確的方向,未來北投、士林區為一個模範,在推展到全台灣,繼續造福高齡長者。」

尤其每一位年長者都需要醫療、健康促進、長照多重的關懷,在論文的成果實証下,未來如何能實際應用?關渡醫院將在社區開設多元據點,由比照研究中完整多元介入至單一運動、文康、社會連結、營養與疾病衛教,找到屬於台灣本土最適合的高齡照護的最佳服務模式。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參考文獻
Effects of incorporating multidomain interventions into integrated primary care on quality of lif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延伸閱讀
骨質疏鬆只要高鈣飲食、補鈣片就好?想補鈣這個時間點最好
退休後大腦跟著退化會失智!心理師:「複雜的思考」可減緩大腦老化的速度
羊水幹細胞能「逆轉」退化疾病?簡奉任:它是台灣科技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