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奪命殺手,專家呼籲透過生活型態改變能大幅降低疾病風險,如今一項新研究發現,其實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對未來成年後心血管疾病是有影響。國內心臟內科醫師坦言:「是有可能!像A型人格、暴躁的人格有比較高風險,個性是會影響未來心臟病機率。」
較樂觀、積極者罹患心血管風險較低
多年來,已知心血管疾病跟生活習慣有極大相關,往往醫師們都鼓勵維持健康飲食、保持運動習慣、少飲酒。如今密蘇里大學在一項新研究中證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與成年以後罹患後患心血管疾病是有相關聯。
研究一共有 1萬2千多名15歲受試者參與,在長達 14 年當中一路從受試者在青春期到成年,進行一連串調查和健康測試,經過多年分析後,研究作者 Chockalingam 醫學教授指出:「如果青少年時期較為樂觀或積極的人,可降低成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
青少年動脈斑塊問題人數增加
Chockalingam 教授本身也是心臟病專家,他強調:「過往研究已表明,通過生活方式改變,已經可以預防 80% 心臟病發作,多數病發可能在 55 歲,但潛在斑塊生成或動脈粥樣硬化開始得更早,通常在青少年時期。」
先前心臟實踐醫學心臟病學會主席羅伯特·拉格爾曾說:「我們看到青少年動脈斑塊堆積的人數持續在增加當中,可能會在他們往後的日子增加患有心臟病和併發症的幾率。」
如今這項研究認為,在青少年時期屬於探索階段,非常容易受到外人影響,但這時候也是養成健康習慣到關建,如果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心理變得很重要,此研究結果也刊登在期刊《Emerald Insight》上。
心理層面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但為什麼心理健康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國內專家也提出看法,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解釋:「因為壓力會讓你的交感壓力持續處於高張,所以會影響很多層面,包含心臟血管也會有負面效果,過往已知像 A 型人格、暴躁的人格有比較高的風險,個性是會影響未來的心臟病風險。」
另一位研究作者 Srinivas 教授認為:「這項研究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開發一種個性化的方法,強調早期檢測問題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
想要健康的心血管,除了常聽到應該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下,可以從年輕時期多注意自身的心理狀態,施奕仲呼籲:「如果每天都維持開心、心情好的人,跟每天都很生氣、暴躁的人,未來兩者心血管風險截然不同,所以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動脈粥樣硬化有4個明顯的特徵 小心出現1種就有生命危險
怎麼知道心血管有沒有硬化?心臟科醫師:從這兩項指標檢查看起
為什麼瘦子也會心臟病?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疾病風險要看 2 個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