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怎麼防範變種病毒再出現?研究:社交距離+疫苗是關鍵

隨著疫情穩定下,今天開始對於口罩政策、居家隔離等政策進行放寬,像是英國更是一口氣宣布取消所有防疫政策,疫情似乎慢慢走向終點。如今《自然人類行為》期刊發表一篇最新 COVID-19 預測研究,認為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是有機會防範變異病毒株出現。

只要有國家持續大流行!仍有病毒變異風險

研究人員調查六個國家,包括以色列、美國、英國、巴西、法國和德國,依據各國疫苗接種和感染數據進行預測模型,結果顯示在完成大規模疫苗施打之前,持續維持社交距離措施,可阻止帶有疫苗抗性的新冠變種病毒再次出現。

為什麼預防變異病毒株如此重要?因為至今仍無法知道過去得過原始病毒株的人,對於變種病毒株的抵抗力有多少,且不斷有新變異株出現也可能會影響疫苗效益。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若病毒不能盡快在大多數地區控制下來,變種病毒產生的機會就會增加,就可能讓疫苗的效果變差。」

他強調:「地球村的概念不能忘記,只要有些地區或國家仍未能控制疫情,持續產生大流行,變種病毒出現的機會就大,屆時再傳至原先以控制穩定的國家,又會再度造成問題。」

儘管許多國家已大量施打疫苗,仍應協助尚未能普及施打疫苗的國家,趕快補上此一漏洞,「盡速大規模施打疫苗,同時配合其他防疫措施的實施,才是結束此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最好方法。邱南昌說道。

減少病毒複製就能減少突變

而研究認為,會造成變種病毒的主要影響因子為「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總人口數」,尤其在人口越多且越密集的國家,應該盡早接受大規模的疫苗注射,以降低有疫苗抗性變種株的出現。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醫學科醫師賴昭智說:「研究目的是在提供政策指導方針,減少疫苗抗性的變種病毒出現,越快速接種疫苗與同時間保持社交距離,可以減少突變的病毒出現。病毒在複製時,就可能發生突變,進而出現具疫苗抗性的病毒株。」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國思考未來如何與病毒共存,以及防疫政策如何適度鬆綁,如今此研究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但走向疫情終結前仍仰賴全民的配合,才有機會走向新疫後時代。

1.參考文獻:Evolution of resistance to COVID-19 vaccination with dynamic social distancing
2.資料來源: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美國兒童染疫比例增8.5倍!疫苗對青少年族群影響有多大?
英國宣布解除防疫措施!不要求疫苗護照、不追蹤接觸者
打完疫苗可能會「淋巴結腫大」!怎麼與血栓、惡性腫瘤做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