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癌症發生率中,食道癌為排名第六,且有九成為男性,因好發部位食道附近的淋巴系統豐富,使得癌症早期容易出現淋巴或周邊組織轉移,預後狀態不佳、致死率高,又被稱為「短命癌」,更是中高齡男性的殺手之一。
食道癌可按照腫瘤型態分為鱗狀細胞癌與腺癌,其中亞洲人中有九成為「鱗狀細胞癌」。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醫師洪逸平表示,食道癌成因多跟抽菸、酗酒有關,另外還有食用含亞硝胺食物、過熱飲食與胃食道逆流等因子。
食道癌分期與治療
洪逸平指出,目前針對食道癌二至三期仍以手術治療切除為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後續可以透過胃管或大腸進行食道重建手術,若腫瘤位置處於高位,則以「食道接食道」、處於低位則以「食道接胃」等方式進行連結。
- 第一期:癌症擴散到食道壁黏膜或薄肌層。
治療方式:放化療後手術或單獨手術。 - 第二期:癌細胞擴散到食道壁厚肌層,腫瘤位置可能位於上或中段,或在腫瘤附近的 1 至 2 個淋巴結發現癌症。
治療方式:放化療後手術、化療後手術、單獨手術或單獨放化療。
- 第三期:癌症擴散到食道壁黏膜或肌層,或在腫瘤附近的 1 至 6 個淋巴結發現癌症。癌細胞可能擴散到隔膜、期靜脈、胸膜或心臟周圍。
治療方式:放化療後手術、化療後手術或單獨放化療。 - 第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如肝臟、肺部,或腫瘤附近有超過 7 個淋巴結中發現癌症存在等等。
治療方式:放化療後手術、化療或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
術後復發率達四成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多數病人術前會以放化療與手術並行外,術後多會以化療進行輔助治療,但仍有高達七成患者的病理無法完全緩解,約有 20% 至 40% 復發風險。
目前根據臨床實驗統計,若有符合條件者與適應者可以免疫治療進行輔助療法,可降低患者進入末期的可能性,預計可以延長存活率達 2.5 年,比起使用安慰劑者多了 2 倍時間,且可以降低 3 成的風險。
小心打嗝、吞嚥疼痛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早期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是九成,但一旦進入二到四期就會掉到五成以下,平均存活時間也由 4 年以上縮減至約半年。
洪逸平提醒,民眾若有打嗝與吞嚥同時出現、或者發生吞嚥疼痛等障礙,應盡快請求醫師協助,平常也應遠離抽菸、酗酒,遠離有害物質,降低罹癌風險。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資深男星食道癌逝!吞嚥困難、胸骨悶痛應注意
金馬影帝涂們食道癌病逝!為什麼食道癌九成患者都是男性?
不能不知!易誘發食道癌的5大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