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當增加心臟病風險!五成糖尿病患死於心臟病

楊雨瑄、陳子暄/綜合報導

ㄧ般人對糖尿病的印象就是會造成視網膜病變、末梢神經病變,嚴重甚至洗腎,但你可能萬萬沒想到三分之二的的糖尿病患是死於「心血管疾病」,不論是心臟病、中風等。

糖尿病患當中有五成五的人有心臟病,是一般人的兩倍,而我們通常都以為高血壓才是心臟衰竭的元凶,不過根據香港大學研究發現,糖尿病也是導致心臟衰竭的主因之一,有近四成的心衰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5倍,比心臟病更高,且死於心臟病的比例比一般人無糖尿病的心臟病患者高出八成。

其中可怕的是有39%的糖尿病患會發生「沉默型心肌梗塞」,主要是糖尿病患因為神經病變所以較不易感受到心肌缺氧,甚至也不會出現心肌梗塞的不適感,在缺少預警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心臟病,甚至因此延誤了治療,但一般患者僅有22%會有這樣的情況。

另外,第二型糖尿病人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二到六倍,並在未來十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達20%,罹患心臟病與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2-4倍,引發心臟病、中風的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


糖尿病患控糖需從「心」開始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三大主成因,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曾有項報告指出有高血糖的人,五年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比沒有三高者高出1.5倍,顯示血糖控制不當,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由此可見控糖的急迫性。

而在臨床上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心血管病變的情況並不少見,包括大血管及小血管兩方面,大血管如冠狀動脈狹窄、腦血管的狹窄及周邊血管阻塞等,小血管則是腎臟病變、眼睛視網膜變化、神經病變以及心臟小血管病變等。其中又以大血管影響最甚,恐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


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其主要與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AGEs)有關。葡萄糖和蛋白質產生化學反應後所產生的物質稱為糖化終產物,然而糖尿病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增加,造成更多的葡萄糖產生糖化作用,使你的身體有高濃度的糖化終產物。

而高濃度的糖化終產物會使得動脈壁蛋白糖化,因此血管壁就容易受損,並加速斑塊沉澱於心臟冠狀動脈處,形成動脈硬化、增厚,導致負責輸送血液到心臟肌肉的血管管腔變得狹窄,心肌因此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與氧氣,造成心血管疾病。


護「心」關鍵:控制血糖
高血糖長期沒控制好,很容易變成糖尿病,而不論是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誰的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濃度越高,得到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風險就越高。若糖尿病患同時伴有肥胖或代謝症候群,發生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風險就越高。

以下提供糖友預防心血管併發症風險正確觀念,簡易口訣「三要二不」。

1「要」:要積極治療,同時兼顧血糖控制與心血管疾病,降低併發症風險。
2「要」:要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指數。
3「要」:要定期適度運動,提高身體代謝,並增加肌肉與血管的彈性。
4「不」:不抽菸,因為香菸中含有尼古丁,會造成動脈硬化,提高心血管風險。
5「不」:飲食不放縱,高鹽、高糖、高油脂都是造成心臟病的危險因素,應注意飲食控制。

另外,「糖化血色素(HbA1C)」是糖友們觀看血糖的重要指標,其中每增加1%便會提升兩至三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的目標為HbA1c降至7%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