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青光眼惡化關鍵在「眼壓」!有哪些控制眼壓手術?

青光眼又稱作「視力的隱形殺手」,因為少有症狀,非得到眼壓及高才會發現,此時已經對視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透過「控制眼壓、房水引流」是減緩視神經受損的首要方法,傳統會選擇進行「小樑切除手術」,但非每個患者都能有良好的預後,因此現今改採取「青光眼導管植入術」則能使房水自引流管排出,穩定控制患者眼壓。

眼壓高難察覺!疼痛已影響視神經

台灣目前已有超過 34 萬人罹患青光眼,加上現代人常低頭使用 3C,近年來青光眼也有年輕化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李宥伶醫師指出:「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複雜型青光眼的致盲率甚高,會導致視野缺損,嚴重時影響中心視力,導致失明。」

現在認為青光眼不是起因於單一因素的疾病,而是各種因素混合引起,具有特徵性的視神經病變及視野缺損,其中「眼壓過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

雖然眼壓能幫助眼睛維持彈性及視覺功能,最麻煩的是民眾通常眼壓高卻不自知,標準眼壓應為 21 mmHg 以下,通常眼壓大於 30 mmHg 才會有疼痛感覺,眼壓在 20-30 mmHg 之間,視神經就已經開始受損,一旦受傷也是從周邊慢慢開始也很難及早察覺,晚期發現時往往已影響中心視力。

八大風險族群提早警覺青光眼

醫師也呼籲以下族群要及早預防青光眼的發生,以下八大類族群為易罹患青光眼的高危險族群:

  • 青光眼家族史
  • 糖尿病
  • 高血壓
  • 60 歲以上的年長者
  • 高度近視
  • 遠視
  • 自體免疫疾病
  • 心血管疾病患者

青光眼會影響視力主要跟眼壓有關,眼中的水分是因為眼球後方會製造水份,經過瞳孔流到眼睛的小樑,排出房水,正常眼睛循會維持穩定,但若小樑阻塞會讓眼壓升高造成視神經的損傷,這時需要藉由「控制眼壓、房水引流」是減緩視神經受損,

眼壓控制三步驟!哪些手術選擇?

眼壓控制有三個步驟,分別是使用眼藥水、雷射以及手術治療,傳統型治療青光眼的「小樑切除手術」。李宥伶解釋:「『小樑切除手術』是在眼睛排水通道做一個導水的路徑,讓眼睛水分可以自然排出,但此通道像是長期慢性傷口,導致身體會想去癒合它,若癒合後導水功能就會下降,所以通常術後效果不是很穩定。」

此問題容易發生在一些較嚴重的頑固性青光眼,如葡萄膜炎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即便手術過後眼壓也可能再上升,臨床上面對困境可以採取「青光眼導管植入術」,加上儀器精準定位後植入極微細的引流導管,以導管使房水自引流管排出,從而控制眼壓。

新的手術比起傳統手術有什麼樣的優勢呢?李宥伶認為:「植入的導管要從眼睛的內部,把水分引流到眼球的後側,在放置導管的時候,導管有各種設計,有些導管比較小只有 0.1 公分,可以比較穩定引流眼壓。」同時搭配眼內 OCT 術中斷層定位避免傷到眼睛其他部位。

李宥伶收治到這樣的患者,61 歲的張先生就是退休眼睛開始有異物感,原本不在意越發難受,診斷後為眼角膜受黴菌感染嚴重潰瘍,出現複雜型青光眼,其中右眼視力不到 0.01 幾乎失明,且雷射治療後眼壓居高不下,最後採取新的手術方式後才穩定控制眼壓,期待未來透過角膜移植能恢復視力。

「青光眼導管植入術」適合接受過小樑切除手術,仍控制不良的青光眼患者,可健保送審通過後使用。對於複雜型青光眼患者,包含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葡萄膜炎青光眼、角膜移植續發性青光眼、感染後續發性青光眼、外傷性青光眼等,可評估後考慮自費使用。

李宥伶呼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防止青光眼惡化的重要原則,雖然目前的治療僅能延緩青光眼的進展,但若能早期經由專業醫師檢查及評估,選擇適當藥物或手術方式,在全面的醫療照顧下,青光眼患者仍能維持生活品質。」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李宥伶醫師

延伸閱讀
躺著看手機更容易「高眼壓」得青光眼 中醫教你這樣救視力
青光眼手術治療後半數免再點眼藥水!5種術式一次看
青光眼最大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一張表篩出患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