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國內首份本土兒童長新冠研究!最常見15種症狀

20230301_首份本土兒童長新冠研究,醫師鼓勵照顧者多陪伴,落實生活4要點

後疫情時代走向開放,但別輕忽新冠病毒不是完全消失,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指出:「新冠雖常規化,但這病毒特性可能造成身體持續性、多器官的各種症狀。」而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從去年 7 月開設的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進行本土首份初步統計報告,發現後新冠兒童最常見的本土症狀為咳嗽、疲憊、喉嚨問題、體力下降限制活動、喘促、胸痛及心悸等問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過半染疫康復仍疲憊、缺乏活力

國內光是去年就有 205 萬名兒童、青少年染疫後確診康復,其實人數非常多,即便現在疫情趨緩,臨床醫師更關注在長新冠的問題,根據歐洲兒科雜誌回顧報告顯示,兒童長新冠盛行率約為 1.6-70 %。

如今國內首份本土兒童長新冠研究,調查過最常見的不舒服是: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上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癢、食慾變差、體重減輕、胸悶、胸痛、心悸、睡不著,運動不耐體力變差。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後新冠門診15種本土症狀追蹤分析。

西醫難診斷病因!中西醫整合治療效果更佳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謝凱生副院長指出:「本土資料顯示將近一半兒童有這樣的困擾,但這只是一部分的資料,這些長新冠造成的不舒服,很難單歸咎於心臟功能不好、某個疾病,西醫不見得找到明確病因,有一部分病人甚至用西醫治療不見得改善,因此考慮採取中西合併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對後新冠的孩童健康,除了以西醫兒科醫師首先透過特定檢查、定期追蹤來緩解病童的後長新冠症候群症狀,同時經由中醫兒科診察。

從中醫觀點來看常見為兩種型態:一種是「氣不足」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問題、比較容易流汗;另一種則是陰不足表現是身體比較虛,心律不整、胸悶、比較口乾、合併皮膚的問題,臨床上這兩類患者比較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賴琬郁主任提到:「常可發現感染後患童的舌頭如白草莓舌般,此為中醫濕熱夾雜之證型,中醫理論『濕邪』具重濁黏滯之特性,病勢纏綿,導致病程延長難癒。」這時治療會分成兩大階段:

  • 初期:使用清濕熱藥物
  • 後續恢復期:使用參苓白朮散、六君子湯等除濕健脾處方,或生脈飲、炙甘草湯等益氣滋陰等處方調養
圖左為兒童常見舌紅、舌苔白厚膩、舌尖滿布朱點之白草莓舌,顯示體內仍殘留濕熱的表現;圖右為正常舌頭。

恢復階段可以燉煮四神湯,搭配薏仁加強祛濕健脾。另外,無法接受口服中藥之兒童,也可透過中藥藥浴,採用防風、黃耆、白朮、桂枝等中藥材進行泡澡薰蒸,有助扶正祛邪、益氣固表。或是可以在內關穴在手腕橫紋正中上兩吋(三指幅寬),兩筋間凹陷處,具寧心安神、寬胸和胃功效,助舒緩心悸、噁心嘔吐。

此外,賴琬郁提到:「兒童情緒上是家長會忽略,比較容易焦慮、失落上的感受,需要家長多留意,透過後新冠整合們整來調整治療,尤其學齡前的小孩是免疫力受到影響。」

按壓內關穴緩解不適症狀

家長掌握四大原則!陪伴孩子度過長新冠

如果家中有兒童與青少年剛確診玩,家長可以如何照護?賴琬郁鼓勵:「照顧者多陪伴、多傾聽,可以緩解後新冠後遺症對孩子心理的負面影響,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仍是轉移注意力、恢復好心情的方法。」日常生活有四要點可以落實:

  • 多陪伴孩子:每週至少四天以上,每次至少一小時,多陪伴孩子,多正面鼓勵、多專注傾聽。
  • 多到戶外運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1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還可以攝取維生素D、減緩近視,一舉數得。
  • 避免免疫負債:請記得帶兒童接受常規疫苗、流感疫苗接種。
  • 留意飲食:確診後一個月請避免冰品冷飲與寒性食物。平時均衡飲食,反覆感冒者可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A、C、D 的食物,若有疲倦、腦霧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 B 與 Omega-3 食物。

感染新冠病毒後,若仍有不適症狀超過一個月以上,或是症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至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安排檢查,經診斷原因後,搭配中醫兒科醫師後續調養,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賴琬郁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兒童長新冠患者湧現!兒科醫師:出現確診前沒有的症狀就要警覺
兒童不會表達難統計長新冠比例!這幾種狀況小孩風險較高要注意
「這類」兒童更易長新冠!研究揭常見症狀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