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金獎認證 桃園長庚是健診內容的六星級

從林口長庚醫院搭乘接駁車來到位於桃園長庚醫院,10分鐘的車程,車上有不少人已經打起了盹,這樣一個地處偏僻的健診中心,卻有50%的人願意年年回來健診,對於那些追求高階健診的顧客來說,除了廣大、不用擔心沒位置的停車場之外,更多的是信任長庚醫療體系的專業品質。

不只自己掛保證,還有大家的認可

林口長庚醫院的健診中心在2004年搬遷到桃園長庚醫院,單層樓1600坪、病檢分離的規劃,讓健康檢查成為一個獨立運作的體系,又跟臨近的長庚養生文化村互相呼應,形成一個慢活的生活圈。

走進9樓的健診中心,迎面就是大大的醫策會「健康檢查品質認證證書」,護理長江承晏說,為了讓顧客信任,除了內部的評鑑之外,尋求外部的認可也是他們持續努力的一環。「不只醫策會連續3年拿到認證,我們也蟬聯了3屆讀者文摘的信譽品牌金獎,還有遠見雜誌的2015年民眾票選健診中心第一名。」

而桃園長庚健診中心目前共有7位專責醫師,還有60位教授級醫師負責不同科別,都是通過內部遴選、到達一定等級才能擔任,另外還有43位護理師兼健康管理顧問、6人的行政團隊。

健診報告完成,會依輕重程度不同分為A、B、C、D、E等5級,最危急的A級,會在當天就告知需要追蹤,並幫忙掛好長庚門診、之後再電話確認有回去看診。江承晏也自豪的說,現在的一日型健診,可以上午做檢查、下午就拿報告,「因為我們的超音波操作都是由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親自操刀,做完可以直接分析數據,不用再經過轉交。」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品質保證,顧客對醫師、報告都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健診完,如果有什麼問題,多半都會認真的回診、追蹤,真正達到「預防醫學」的目標,也因此阻止許多疾病的惡化。專責心血管科醫師林育聖說,一個月大概會有10~20人在健診中新發現癌症,及時開始治療。

我們是走「低調奢華」路線,安全是唯一的目標

轉進等候大廳,一眼可以望到台北101,江承晏說,桃園長庚希望打造成「花園醫院」,不要讓來這邊的人覺得自己是「病患」,而是來掌握自己的健康。

健診中心主任邱正堂也笑說,「我們不需要主打飯店模式,因為把整體做好,讓回流率高,顧客自然就會成為最好的宣傳,我們要成為內容的六星級。」

江承晏舉例,「一個無痛內視鏡的檢查,我們會先有醫師評估,進行過程中有一位醫師、一位麻醉醫師、兩位麻醉護理師來確保麻醉的安全,之後還會有專屬的護理師做照護,但一般的健診中心很難有這樣的人力,雖然沒有高檔裝潢,但我們用最專業的人力把顧客的安全放在第一,算是低調奢華的路線!」

而內視鏡的主機是用現在最新的290 NBI,防止腹痛的二氧化碳還是用中央系統控制,避免做到一半鋼瓶內的氣體用完的窘境。江承晏說,相關的儀器都是用機器清洗,洗滌的時間、顧客名稱,操作的護理師、使用的清洗溶液都完整記錄,不會有污染或感染的問題,結束後還比照開刀房的待遇給受檢人蓋上一條溫被。

「因為有些人麻醉後會畏寒,在等待麻醉退的時候,蓋一條被會比較舒服,而專屬的護理師這時也會過來查看,並協助顧客的需求、進行下一階段的說明。」

而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比較複雜、專業的檢查,健診中心也會安排顧客坐專屬的電梯直接到1樓檢測,結束後再上來,過程流暢而方便。而桃園長庚一個月只收1000名左右的顧客,就是要保證這樣的品質。

任何的設計都是為了顧客

桃園長庚目前主攻高階的健診,有常見的一日型,及專為老人、慢性病患設計的二日型,價錢從1萬5千元到10萬都有,中階的健診則集中在台北長庚診所。雖然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做一日型,但長庚還是保留的二日型的健診。

專責心血管科醫師林育聖說,「二日型主要是為了侵入性檢查前的內科檢查,因為有些年紀比較大的、有慢性病的人可能不適合作內視鏡,或是做大腸鏡可能需要先清腸,評估之後再決定比較安全、也比較完整。」

帶領顧客進入健診的護理師,也是少見的一對一、一對五形式,江承晏說,過去護理師只被當成是功能性的角色,一次帶很多人進來、講解完注意事項就各自散開,對顧客來說,好像隨處都是可以詢問的護理師,但不知道哪個人是真的可以立即來幫忙的。

但現在改成專責的護理師,雖然成本比較高,卻讓顧客、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不會對這樣的陌生環境感到害怕,他們知道要跟誰走、有問題可以問誰;「像是長庚養生村裡面的7百多位居民,平均82歲,每年都可以來這邊健診一次,護理師穿著分組顏色的背心,他們一看就知道要跟著誰、要問誰,讓過程可以順利進行。」

致力開發健診的未來性

邱正堂說,現在很多發展基因檢測的單位,他認同那是很有未來性的東西,但已經獲得臨床實證、可以預防、處理的疾病檢查,才是他認為需要下功夫的主力目標。「檢查完了之後不處理,那檢查有什麼意義?」

而這也是醫院體系辦健診的優勢之一,因為做完檢查,可以直接安排門診,「有後續才對啊,健診要出現,就要有一條龍的服務。人是因為無知而怕,所以做完檢查,要有解說、分析,告訴顧客下一步該怎麼辦,那健診就會真正是預防醫學。」

邱正堂說,健診可以開始發展,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有了內視鏡,可以做胃腸的篩檢,而接下來的趨勢是客製化。國外健診前需要顧客親自面談,一方面是花一段時間好好溝通、了解顧客的需求,一方面也是讓顧客了解,「健康」是要自己為自己負責的。

「面談才能量身制定最適合的檢查,因為要考慮顧客想要的、需要的,但我們也知道在台灣,大家在意的是方便性,所以為了節省顧客的時間,現在我們長庚健檢中心也在嘗試電話、網路的面試,希望未來可以發展到用AI機器人做面試,透過顧客的問答,找出隱藏的疾病,甚至直接做出個人化的套組。」

當然在過程中,免不了有些不能盡善盡美的地方,但邱正堂說,「Medicine is art,醫學是藝術,不可能有完全百分百的準確,但我們懂得補救,盡己所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

延伸閱讀

醫生便是最強的軟體設備 台大以「人」為本打造金牌健檢

20~60歲不同的你,如何選擇適合的健檢項目?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