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過敏都是腸道菌惹的禍? 腸道菌叢失衡3招拯救!

濕疹、過敏都是腸道菌惹的禍? 腸道菌叢失衡3招拯救!

人體腸道內居住著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微生物,調控著神經傳導、內分泌、消化、代謝和免疫作用等多種生理過程。

腸道中的菌落分為好菌(益菌)、壞菌(害菌、致病菌)以及中間菌(伺機菌、條件致病菌),中間菌的數量最多,會隨時依據「優勢」菌變好或變壞,就像一群勢力強大的牆頭草,因此腸道好菌、壞菌的平衡就非常重要。

近年的研究指出,腸道菌失衡會透過影響菌-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axis)影響全身生理和疾病,以下是腸道菌群的生態失衡(dysbiosis)相關的常見疾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腸道菌失衡不只影響消化道 8 大疾病風險增

  1. 胃腸道相關疾病:包括抗生素相關腹瀉、旅行者腹瀉、炎性腸疾(如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腸躁症、大腸息肉、憩室症、痔、大腸癌、腸漏症候群、乳糖不耐症和乳糜瀉症等。
  2. 肝膽相關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肝病、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性腦病變和膽囊結石等。
  3. 新陳代謝相關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膽固醇和老化等。
  4. 過敏免疫相關疾病:包括自體免疫疾病、食物過敏、花粉過敏症、類風濕關節炎和氣喘等。
  5. 心血管相關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
  6. 皮膚相關疾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和痤瘡等。
  7. 泌尿生殖相關疾病:包括泌尿生殖道炎、細菌或白色念珠菌陰道炎和乳癌等。
  8. 神經精神相關疾病:包括唐氏症、憂鬱症、焦慮症、燥鬱症、失智症、自閉症、厭食症、記憶力減退、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巴金森氏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拯救失衡腸道菌叢 現在就行動!

腸道菌受年齡、飲食、外在環境、用藥和內在壓力等影響大,如果沒有及時意識到並調整,就可能會讓影響範圍及層面擴大,Heho 營養師建議現在可以從以下三個面向調整。

  1. 調整飲食習慣:讓自己「每餐都吃到蔬菜」利用膳食纖維養好菌,並且減少「油炸、甜食、加工品」,讓好菌可以健康存活、減少壞菌生長。
  2. 適時補充益生菌:以天然食物如優格、優酪乳、生乳酪、泡菜、酸菜、味噌補充益生菌,要注意產品是否有過多糖、鹽或食品添加物;或是可以市售粉狀或錠狀的益生菌產品補充。
  3. 減少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除了殺壞菌,也會直接影響好菌平衡,若有使用的抗生素必要,也建議依照醫囑正確使用。

腸道菌的數量比人類全身細胞還要多,在體內的影響層級廣泛,別小看每天吃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都正在透過這些龐大的細菌慢慢影響健康。

文、吳宜庭/圖、雷思瑜

1. 長庚醫訊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及疾病

延伸閱讀
益生菌一吃就拉肚子? 4 大成分是輕瀉劑 吃久小心腸壞死!
益生菌怎麼挑?營養師分享6大指南 菌數不是越多越好!
ABC益生菌是什麼?改善過敏、皮膚炎怎麼挑?常見六大菌種一張圖解析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