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 30 多歲女性在親水設施戲水時感染了罕見的「食腦變形蟲」,不幸在短短五天內病情迅速惡化,最終過世,引起了關注。這引發了人們對預防食腦變形蟲感染的關注。該如何避免感染呢?


什麼是食腦變形蟲?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主要存在於特定的溫暖環境中。其中一種會感染人體,俗稱「食腦變形蟲」。
潛伏的危險地點
這些寄生生物主要存在於淡水湖泊、河川、溫泉、廢水、以及少數未經消毒的游泳池。值得注意的是,高鹽度的海水中尚未報告過感染案例。
如何感染人體?
通常是透過鼻腔吸入感染。一旦進入身體後,它們可以進入大腦,引發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但是,飲用含有這種生物的水不會導致感染。
警惕感染的徵兆
感染的潛伏期約為 5 天,早期症狀可能包括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隨後可能會出現頸部僵硬、意識改變、平衡失調、抽搐和幻覺。病情進展迅速,感染後的死亡率高達 99%。通常在感染後的一周內病情急劇惡化,甚至死亡。
預防方法
避免吸入可能受污染的水是防止感染的主要方法。在參加水上活動或溫泉浸泡時,可以使用鼻夾防止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完全浸入水中。
另外,應該避免在炎熱的天氣、水溫較高或水位較低的情況下游泳,同時避免攪動池底或泥漿。如果在游泳或溫泉浸泡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盡早就醫,並告知醫生可能的接觸史。
篩檢和治療
要檢測食腦變形蟲感染,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其中涉及採集腦脊髓液。目前,疾病管制署已經建立了分子生物學技術,可用於病原體檢測。然而,對於此感染的治療藥物效果尚不明確,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可用。
1.資料來源:疾管署–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介紹
https://www.mohw.gov.tw/cp-16-74869-1.html
圖 / 楊紹楚
文章原文:整理包/食腦變形蟲入侵不到 2 周身亡,就愛躲藏在這些環境!如何預防一次看
延伸閱讀
40歲以上男性不可忽略的癌症篩檢
女性 30 歲後必做的五項健康檢查!
年輕人 3 種不良生活習慣!小心五大中老年疾病提前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