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驟變原來是思覺失調症?醫揪一關鍵,發病前也能先治療

你聽過思覺失調症嗎?它的舊名更廣為人知,稱作精神分裂症,但它的症狀並非人格分裂,而是思考上的錯亂,因此才於近年改名為更貼切的名稱。精神科醫師指出,思覺失調症早期難發現,但它的治療於發病前 5 年開始最有療效,但究竟該如何及早發現與治療?

這個世界上,有一群人總是分不清楚現實與虛幻,在外人眼裡,也覺得對方突然個性變得很奇怪,這可能就是思覺失調症的病徵。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常說「你是不是精神分裂?」的字眼,但事實上兩者有差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指出,「思覺失調症更偏向於思考與感覺的問題。」

每 100 人可能就有 1 人是思覺失調症

精神科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說明,思覺失調症源起於腦部多巴胺的不正常,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它的發病率約 1/100,台灣約有 15 萬名患者,並較常於 20 至 30 歲之間發病。郭千哲補充,它的症狀可區分為正性與負性症狀,包括:

  1. 正性症狀:通常是異常的想法過感覺,像是幻覺、被害妄想、錯覺等。
  2. 負性症狀:在制定計劃、說話、情感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喪失,主要表現方式如不願意說話或表情逐漸變得呆滯等。

目前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主要以口服藥物為主,但蔡長哲指出,約 72% 的患者病識感不足,常常未按照醫囑服藥。然而,藥物順從性不佳的患者,住院風險倍增,症狀改善率會降低 34%,而死亡風險則增加 48%。不僅如此,未按時服藥,更可能增加的是復發的風險,「每一次的復發都可能對腦部造成難以復原的傷害。」

內湖身心精神科診所醫師 蔡長哲醫師

長效針劑適合用於容易服藥中斷的患者

現階段除了口服藥以外,思覺失調病人也可以使用長效針劑來治療,但蔡長哲說明,大多誤解病情嚴重才需要使用針劑。但長效針劑是為了避免如口服藥有服藥中斷或效果不佳的狀況。因此患者普遍得經歷 4 次復發後,才會願意使用長效針劑治療。

蔡長哲指出,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的藥物濃度更為穩定,且兩者相比,使用長效針劑者,急診就醫率、住院率,甚至 2 年內死亡率都有下降。但郭千哲補充,無論口服或長效針劑,對於正性症狀(幻覺、妄想等)更具療效,負性症狀傾向使用復健治療。因此整體治療上,藥物所提供的效果僅占 7 成,剩下 3 成仍需依靠一般的復健。

除了思覺失調患者以外,郭千哲認為,還有一部分是精神科居家照護患者,也適合使用長效針劑。他提及,精神科居家照護患者比一般民眾高出 10 倍以上的自殺風險。因此他認為,應提高這群人長效針劑的使用率,以改善病情及降低死亡風險。目前松德院區資料顯示,精神科居家照護使用長效針劑比率為 5 成以上,其中思覺失調症病患則佔 6 至 7 成。

把握發病前 3 年與發病後黃金 5 年治療期

蔡長哲提醒,思覺失調症患者往往因缺乏病識感、照護者對治療及病情認知不足,再加上社會汙名化等因素,拖延多年才確診,但患者應把握發病後的 5 年黃金治療期,積極配合醫囑規律用藥。郭千哲補充,甚至發病前 2 至 3 年的治療也至關重要。

郭千哲說明,通常病人在發病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焦慮、失眠或人格改變等前驅症狀。但如何發現這些症狀與思覺失調症有關,而非普通的憂鬱症或焦慮症,便仰賴於基層診所醫師的判斷,因此如何串聯相關資源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畢竟能夠早期治療與診斷,預後一定是最好。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補充,為鼓勵長效針劑藥物作為優先治療選項,已獨立編列逾 27 億元預算專款專用,使用率已達 54%。另外,未來也將積極整合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目前台灣已經有 37 處,希望能在 114 年之前達到 71 處,可有效追蹤病友出院狀況,期待能在資源上給予更完整的連結。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精神科醫師蔡長哲

延伸閱讀
南韓演員李帝勳患「缺血性腸炎」送急診開刀!容易與腸胃炎搞混,7 大症狀一次看
當心肺炎鏈球菌成「老人殺手」!長輩「這功能」退化,更容易感染或造成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