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15 問/牙痛受不了?改善 6 個生活習慣比吃止痛藥更有效

牙齒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只要有飲食需求,就會需要用到牙齒。然而,牙痛時不僅不能吃東西,說不定還會影響生活作息或日常工作!牙醫師強調,面對牙痛首先應解決根源疾病,另外改善這些生活習慣,也將比吃止痛藥緩解疼痛更有效。

5 大疾病與牙齒疼痛有關!

不只有蛀牙會造成牙痛,國泰綜合醫院牙髓病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淑莉指出,若想瞭解疾病根源,首先得區分是牙齒痛還是牙齦痛,如果只是單純牙齒痛,通常是蛀牙;假如還合併牙齦發炎,可能與牙周病有關。不僅如此,還有許多疾病可能也會引起口腔疼痛,總結如下:

  • 蛀牙:通常是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細菌侵入牙髓引起發炎;少部分是先天琺瑯質發育不完全,便較容易發生蛀牙。
  • 牙周病:同樣是衛生習慣導致牙齒周圍組織發生細菌感染,不過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也會影響牙齦健康。
  • 壓力性牙痛:當有壓力或疲勞時,可能會透過磨牙或咬緊牙關來表現,長期下來會磨損咬合處的琺瑯質便容易蛀牙,而磨牙還可能造成牙齒鬆動或斷裂。
  • 齒源性鼻竇炎:上顎第一大臼齒再往上一點就是鼻竇,因此嚴重的根尖發炎可能引起鼻竇炎症狀,較常引起上方牙齒疼痛。
  • 牙齒斷裂有外傷:可能因跌倒、口腔受傷、車禍等因素而導致牙齒斷裂,務必及時治療以免受到感染。

改善 6 大生活習慣比吃藥止痛有效

如果想避免牙痛,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改善飲食、衛生習慣會更有效。林淑莉提醒,否則吃止痛藥只是治標不治本,且每人發生牙痛的原因都不盡相同,若是牙齒痛應處理蛀牙及神經發炎的問題;假如是牙周痛則因注意牙周的清潔,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才是解方。

林淑莉指出,臨床上仍常遇到許多病人習慣性先服用止痛藥,但未治療蛀牙,又一直讓蛀牙處接觸食物或細菌,長久下來恐怕就得抽神經。牙周也是同理,若陸續破壞牙周可能會導致牙周病,最後甚至得拔牙治療,得不償失。因此不要只吃藥,解決根源疾病與改善飲食、衛生習慣才是重點。包括:

  1. 降低喝飲料、吃甜食頻率:一天到晚讓牙齒泡在酸性果汁或甜水中,將破壞牙齒琺瑯質,也易蛀牙。
  2. 盡量避免咬硬東西的習慣:如有些人會喜歡咬冰塊、啃骨頭,導致牙齒斷裂或磨損過度。
  3. 培養正確刷牙方式:記得刷咬合面、頰側面(尤其牙齦及牙齒中間的縫隙)及舌側面。另外也要使用牙線輔助清潔縫隙。
  4. 盡量不要橫向刷牙:橫向刷牙容易損壞琺瑯質,以上下震動方式刷牙才正確。
  5. 避免用力刷牙:力氣適度即可,否則刷太用力,牙齒可能或斷掉或鬆脫。
  6. 避免冰涼飲食:如果牙齒已經有疼痛或蛀牙,導致牙齒變得比較敏感,就要少吃溫度較冰的食物。

林淑莉提醒,部分病人可能會誤會自己只是因為壓力大、火氣大而引起牙痛,但如果有疼痛的感受,其實代表一定有疾病在此處發生,因此如果有任何懷疑,建議就醫診斷。現在的牙科也更加人性化,不必過於害怕,若有蛀牙只要簡單補洞,越拖越久,最後得根管治療反而就得不償失了。

林淑莉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牙髓病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淑莉

延伸閱讀
疼痛 15 問 / 神內門診常見疾病!偏頭痛嚴重恐致失能 少碰「3C 食物」有氧運動最有幫助
疼痛 15 問/沙發是脊椎的殺手!姿勢不良會坐骨神經痛?使用坐姿矯正椅墊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