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 / 「會走路的肺炎」肺炎黴漿菌 症狀、預防與治療 10 大問題一次解

肺炎黴漿菌是什麼、有哪些特性?

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雖然有個「黴」字,但並不是黴菌,它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微生物,是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也因此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對它都無效,加上治療的抗生素種類不多,只要產生抗藥性,就會變得很難治療。

感染黴漿菌後,雖然會在人體產生抗體,但並不會產生永久免疫,所以有可能反覆感染;加上黴漿菌飛沫感染的特性,只要彼此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就有可能交叉感染。

肺炎黴漿菌是如何傳染的?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肺炎黴漿菌是經由人傳人傳播,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因為黴漿菌抗體沒有「終生保護」效果,所以會再次感染,在團體中也可以經由飛沫互相、不斷感染。其主要感染族群包括:

  • 5〜15 歲的學齡兒童或年輕人
  • 原先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仍在恢復期或免疫功能較差的病人,其發生嚴重感染之風險較高。
  • 以家戶內的傳播最常見,像是學校、大學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生活或工作的人感染風險較高。
一人感染全家中標,感染黴漿菌的各種症狀

感染肺炎黴漿菌會有什麼症狀?大人和小孩症狀有何不同?

肺炎黴漿菌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一般而言,肺炎黴漿菌造成的症狀輕微,持續 1 至 4 週,且可造成數種類型的感染。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感染肺炎黴漿菌不像一般感冒容易出現鼻塞、流鼻水等症狀,最常見的疾病型態是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常見症狀包括:

另外,小於 5 歲的孩童感染時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wheezing)、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感染肺炎黴漿的病人中,估計約有 10% 的人會得到肺炎,常見症狀包括:

族群症狀
大人像感冒一樣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喉嚨痛、久咳、倦怠等。
5歲以上孩童喉嚨痛、乾咳超過2星期以上,倦怠、頭痛、胸痛,常有發燒症狀。
5歲以下孩童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wheezing)、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大人與兒童感染肺炎黴漿菌症狀比較

感染肺炎黴漿菌有什麼併發症?

感染肺炎黴漿菌可能併發中耳炎扁桃腺炎、全身性皮疹或誘發出現「類過敏性紫斑症」,以及倦怠、寒顫、咽喉炎、嘔吐、腹痛等症狀。

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 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黴漿菌會自己好嗎?感染肺炎黴漿菌要怎麼治療?

一般而言,肺炎黴漿菌造成的症狀輕微,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若發展為肺炎,醫師通常會開立抗生素治療,早期的介入治療可加快病人的康復。

因為肺炎黴漿菌沒有細胞壁,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如β-內醯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s),對它無效。治療上常用抗生素包括:

  • 首選藥物: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s)
  • 替代性藥物: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或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

不過近來各國研究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有增加情形,因此提醒病人應遵從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規範,不隨意於藥局自行購買抗生素服用,並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依處方開立的劑量及時間使用抗生素,以減緩抗藥性產生。

如何預防感染肺炎黴漿菌?是否有疫苗可預防感染肺炎黴漿菌?

每年入秋之後會進入肺炎黴漿菌的流行季,提醒民眾日常生活遵守以下規範:

  • 如有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咳嗽)時須戴口罩。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
  • 用肥皂勤洗手且至少搓揉 20 秒,沒有水時,可改以乾洗手液代替。

除了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習慣,也建議可以在傳染期時進行消毒。酒精是最簡易的環境消毒方式,如果是人體,則可以考慮採用其他的抗菌產品進行保護,像是優碘、次氯酸水,還有大部分抗菌洗手乳都會添加的氯己定等。

消毒液種類說明
酒精1. 分為乙醇、異丙醇
2. 建議濃度 70~75%
3. 可抑制黴漿菌繁殖
4. 會讓皮膚過於乾燥
優碘1. 建議濃度 7.5%
2. 可破壞黴漿菌
3. 2 歲以下禁止使用
4. 刺激性太強,只建議加強消毒時使用
氯己定1. 建議濃度 0.05~1%
2. 抗菌效果持久
3. 大部分抗菌洗手乳有添加
4. 刺激性稍強,可能誘發過敏反應
次氯酸水1. 類漂白水原理
2. 可破壞黴漿菌
3. 容易揮發,保存期限短,過期後建議不要使用
對抗肺炎黴漿菌消毒方式

由於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肺炎黴漿菌,加上感染過肺炎黴漿菌不會產生終生免疫力,未來有可能會再次感染,因此醫師也提醒,正當中國爆發黴漿菌感染流行的此時,台灣更須提高警覺,避免造成流行。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林欣儀

諮詢專家: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邱政洵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延伸閱讀
90%感染率的黴漿菌 教你用3種症狀來辨別
黴漿菌傳染力強全家中標,還會重複感染!一次看重症風險、症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