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孩後才經痛!孕婦剖腹產疤痕恐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率

懷胎與生產,雖然能帶來喜悅,卻也是相當辛苦的過程,更是對媽媽與寶寶的健康考驗,且不論自然或剖腹產都各有各的風險!婦產科醫師觀察發現,近年考慮施行剖腹產的孕婦越來越多,其中一種特殊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可能會讓原先不會經痛的女性,轉變成發生經痛的狀況。

如果女性有經痛的狀況,可能會聽過婦產科醫師評估是否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此疾病的發生,是因子宮內膜剝落經由輸卵管逆流到骨盆腔或卵巢,導致原本應該存在且排列在子宮內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外生長並發育,因而形成不同類型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的巧克力囊腫便是其中一種型態。

子宮內膜異位常見 7 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說明,子宮內膜可能長成腫瘤或腫塊,或在器官(臟器腹膜)之間形成帶狀組織。當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發炎或疤痕組織時,可能會引起月經量大量出血或是疼痛,以及月經之間的疼痛(俗稱經痛)。常見標準症狀包括:

  • 月經期間劇烈疼痛。
  • 經期之間疼痛或痙攣。
  • 性交時疼痛。
  • 排便疼痛。
  • 經期之間出血、月經量大。
  • 再次懷孕困難。
  • 不明原因的腹瀉或便秘。

當心生完小孩後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過在準媽媽們之間廣傳一個說法,說是只要懷孕了,就有機會不再因子宮內膜異位症而經痛,鄭志堅也證實,患者的確可能會發現症狀暫時有好轉的跡象,這是由於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變化或是與懷孕期間沒有月經週期有關。

但曾有少數報告表示,在分娩前本來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卻在剖腹產後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尤其是發生在疤痕(切口)裡。鄭志堅表示,剖腹產後的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罕見,但它是一種潛在的併發症。除了會導致疤痕組織的形成,還會引起疼痛不適並降低生活品質。

為什麼會發生剖腹產疤痕(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鄭志堅解釋,進行剖腹產時,子宮內膜組織會被移除、剝離、切割,它們可能會跑到子宮之外,而子宮內膜組織之後就有機率植入手術疤痕或其他鄰近區域。

當子宮內膜組織沿著疤痕堆積而生長,便會引起慢性發炎、疼痛和出血,進而影響生育能力或使經期(更加)疼痛。鄭志堅表示,如果是剖腹產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會在月經期間引起週期性的疼痛、腫脹和棕色的滲出液。

怎麼及早發現自己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臨床上,剖腹產疤痕(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其實不高。鄭志堅指出,根據文獻,其發生率僅為 0.03-0.45%。但他也觀察到,近年剖腹產手術的數量不斷增加,此併發症的報告越來越多。不過發生率可能比想像中更高,因為並非所有人在剖腹產後都意識到自己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能是沒有劇烈不適而未被診斷。

這也是許多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要等數年後才能得到正確診斷的緣故。文獻指出,從出現症狀到診斷之間的平均時間為 4.4 年。鄭志堅補充,美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認識認為在症狀出現後,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正確診斷可能會長達 9 年之久,而剖腹產疤痕型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發現與診斷。

媽媽們如何及早發現自己在剖腹產後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鄭志堅指出,北市聯醫在 2016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期間曾收治共 11 名疤痕子宮內膜瘤患者,平均年齡為 32.0±5.1 歲。主訴通常是腹部腫塊(90.9%),其次是周期性疼痛(72.7%)。因此及早發現自己有上述跡象也許有助於更早診斷出疾病。

子宮內膜 5 大治療方式一次看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尤其對於剖腹產後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情況,直接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的手術是最有可能的治療方法,因為直接移除了子宮內膜異位的組織。但鄭志堅提醒,如果殘留部分子宮內膜組織也可能再有繼續復發的可能。

而對於一般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反而不是第一治療選擇。還有其他可以控制症狀的治療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症狀來治療,包括:

  1. 止痛藥。
  2. 其他替代性疼痛治療,例如針灸或按摩。
  3. 避孕藥:含有黃體素,一方面調整月經也有助於防止子宮內膜組織生長。
  4. 不含黃體酮的激素避孕藥,例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素或拮抗劑。這是很常用的治療藥物同時也是術後防止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的方法。
  5. 若是在症狀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不想懷孕的人可選擇子宮切除手術,有些病患還可能包括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剖腹產手術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外科手術之一。儘管剖腹產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罕見的事件,但它表現為疼痛的皮下腫塊,通常會困擾患者很久。鄭志堅提醒,研究顯示,9 成的疤痕子宮內膜瘤位於傷口的角落部位。因此,剖腹產手術在關傷口前建議應先用生理食鹽水徹底清洗腹部,尤其是角落的部位,也許能避免併發生的發生。

鄭志堅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鄭志堅

延伸閱讀
經痛就像肚子被打!只能吃止痛藥紓解嗎?中西醫舒緩方式一次看
寒流來勢洶洶!兒科醫師:非常時期,家長千萬別做「這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