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割喉案/目睹案發現場!兒心權威高淑芬建議做 3 件事,陪孩子走出創傷

近期新北市國中有名國三生遭同學用刀刺傷,最後宣告不治的消息震驚社會。報載案發時周遭也有多名同班同學目睹,回家後大哭還需收驚,該案不只損害了當事人的生命,恐怕也令周圍學生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若家中有相關情況的人,該如何陪伴他們走出創傷?

3 招走出創傷症侯群

新北市國中日前發生一起校園喋血事件,一名 15 歲國中三年級學生與同學發生爭執,遭對方用彈簧刀刺傷胸部、頸部等處,當下失血過多無呼吸新心跳,裝上葉克膜搶救數日後仍宣告不治。由於事發當下是在班級午休時間,周圍不乏目睹全程的學生,在事發後驚嚇到大哭,回家後被家長帶去收驚。

目睹事發現場,學生恐罹 PTSD

在重大案件發生後,目睹事件的孩子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也就是 PTSD,是指遭逢重大創傷的事件後,出現的嚴重壓力疾患。而重大事件如地震、火災、車禍、校園霸凌的倖存者,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高危險族群。

台大醫院副院長、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高淑芬指出,假如罹患 PTSD,患者可能會有做惡夢,因創傷而緊張發抖、難以入眠,或是不斷重現事發畫面等後遺症。她建議,當身邊有 PTSD 的對象時,家人可以做到 3 件事,陪伴他們一起漸漸走出創傷。

重點一:陪伴同理

PTSD 患者需要家人或父母的陪伴、同理他們的情緒,而他們也正是患者唯一能依靠的對象,因此建議家人、父母去理解患者心中的感受並同理創傷。但要切記不要在 PTSD 患者的面前哭泣,應盡量給予他們穩定且正向的能量,讓他們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會被好好保護,不會被二次傷害。

重點二:表達自己的抱歉

有時 PTSD 患者會責怪是自己的問題導致事情發生,或認為是自己不好才會被傷害。以此事件來說,父母在安撫孩子時,可以堅定告訴孩子,「是爸爸媽媽的不對,才讓你遭遇這種事」,以免他們過於責怪自己而陷入負面情緒。

重點三:別說「要堅強」

家人一定要注重患者的感受,也千萬別說「堅強一點」,或與他人比較說,「人家已經不怕了,你怎麼還是害怕?」這類話語對患者來說最為刺耳,還會帶來傷害,因此應盡量避免。

如果孩子對於課業或考試有任何擔心,也提醒父母可事先與校方討論,尋求最適切的作法,像是視訊上課、考試來補上落後的進度等。當然,高淑芬指出,父母的陪伴和支持最重要,但如果不確定怎樣的陪伴和言語對患者來說是最好,建議前往精神科就診或安排心理團隊介入是最好的方式。

目前針對目擊割喉案的學生,校方表示,擔心相同場景可能讓目睹事件發生的同學產生心理不適,已讓同學集體轉換到其他教室上課,避免觸景傷情。另也立即進行安心輔導,安撫同學哀痛情緒,後續也將持續,確保每位學生學習穩定及師生心理健康。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副院長、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高淑芬

延伸閱讀
兒童腸胃門診 9 成是便秘!兒科醫分析 3 原因讓孩子大便不順
歡樂跨年請記得牽緊小孩!預防幼兒走失落實 4 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