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扭傷、拉傷冰敷就好?醫:釐清五大迷思加速復原

放假出門運動,卻不小心扭傷、拉傷怎麼辦?當下多數人會立刻冰敷處理,但醫師卻指出,過度低溫及過長時間冰敷反而會影響後續修復,因此民眾要及時釐清五大迷思,才能加速復原的時間。

運動時不慎拉傷或扭傷,多數民眾第一時間會冰敷處置。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指出,民眾最知悉的冰敷觀念,源自於 1978 年 Gabe Mirkin 提出的「RICE 原則」,分別是 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

在過曾將冰敷視為幫助修復的重要關鍵,但急性扭拉傷後需要冰敷的觀念,已經漸漸地被修改。最新的急性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早已在 2019 時由英國運動醫學期刊更正為早期的 PEACE 跟後續的 LOVE 等九項原則。包括:

  • PEACE:Protection(保護)、Elevation(抬高)、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避免過度消炎處理)、Compress(加壓)、Educate(教育)
  • LOVE:Load(適當負重)、Optimism(保持樂觀)、Vascularisation(血液循環)、Exercise(運動訓練)

謝明憲從臨床觀察發現,許多民眾仍認為長久的冰敷處理是扭傷後的第一要務,究竟民眾須釐清哪些迷思才能加速復原時間?他總結出五點,分別如下:

迷思一:扭傷、拉傷冰敷越久越好?

謝明憲表示,過長時間的冰敷與休息,反而會不利於軟組織修復而延長治療所需時間。他解釋,其實發炎有助於組織修復,過多的消炎藥物及冰敷雖然可以減緩紅腫熱痛,但也會減少氧氣、營養及修復因子的送達及廢物排除。

因此在嚴重腫脹發炎的情況下,適度冰敷消腫是可以的,但要避免過度消炎處理,像是太低溫及太長時間冰敷,才不會影響後續修復。

迷思二:扭傷時不可以運動?

事實上,適度運動訓練能逐漸增加肌肉彈性及關節活動度,因此在 LOVE 原則取代了原本的休息。只是謝明憲提醒,民眾必需以無痛為原則,循序漸進,避免太急著增加強度而造成再次傷害。

迷思三:急性扭拉傷不適合看中醫?

謝明憲認為這也是常見的誤解,對於急性扭拉傷造成的肌肉、肌腱、韌帶損傷,中醫治療原則跟現代醫學也是相同,盡量以保護、固定、適度消腫為治療方法,後段療養也有導引及練功的方式幫助患者功能恢復。

迷思四:扭傷時不能復位治療?

部分急性扭拉傷的患者,因為平時較無訓練柔軟度,或者是身體有些骨架歪斜、錯位,導致軟組織對於突然增加的外力無法做有效洩力作用,以至於輕者僅軟組織發炎,稍重者則出現肌腱撕裂傷,更甚者出現跟骨、距骨、腓骨錯位。

謝明憲強調,結構的錯誤會導致足踝受力異常、循環變差、反覆慢性發炎而沾黏,這些改變會阻礙距骨回去關節面,就連傷科復位手法也無法將之調整回去。因此對骨錯縫的患者而言,在沾黏發生之前將骨頭調整歸位就是很重要的治療,只是臨床上要如何判斷骨錯縫是一件極需經驗判斷的能力。

因此偶爾也會使復位手法來解決位移錯縫的問題,但謝明憲提到,復位手法目的除了讓患者快速恢復其運動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避免留下長年不癒的舊傷,事實上無法改變軟組織的損傷及發炎,急性的軟組織損傷恢復依舊需要時間去修復。

迷思五:復位手法都很暴力?

若患者在初期扭拉傷當下有骨錯縫,謝明憲表示,也應該在不違背急性軟組織損傷處理原則下治療,就算需要使用手法幫助其復位,也需要以極輕柔的方式慢慢地牽引,不能用電視中所演的暴力手法扭轉,避免已經受傷的軟組織二次損傷,也必須等待局部消腫及疼痛緩解後、關節沾黏前再給予操作治療。

最後,謝明憲提醒,若民眾有發生急性扭拉傷時,一定要找尋合格的醫師幫助診斷及治療,不宜自行尋找坊間推拿師處理,另外當下也要避免過長的冰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反而延緩痊癒的時間與機會。

謝明憲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

延伸閱讀
收假症候群讓人好煩躁!快跟著物理治療師學習用「呼吸」來收心
春節兒童最流行病毒是這株!預估開學恐還有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