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健檢報告冒出這6種紅字,未必代表你的健康亮紅燈

隨著國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況關注力的提升,健檢就成為愈來愈多人,特別是中壯年人用來確認自己身體機能與健康狀況的重要資訊來源。健檢報告中經常會提示受檢者可能或已經罹患的疾病,但其實並不是健檢報告中所出現的每一項「紅字」都需要醫療處理,有部份病症並非健康亮紅燈,如果健檢出現這些病症,千萬別自己嚇自己。

健檢報告上6種未必需要治療的紅字病症

 一、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並不低,柳營奇美醫院的醫師葉乃誠指出,在美國推估每 12到15位年輕女性中就有一人有甲狀腺結節,而在年齡達到50歲後,盛行率更提高到有50%的人會出現甲狀腺結節。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在健檢時超音波檢查發現的甲狀腺結節大小不超過1公分,邊緣界線清楚,就不必太過擔心,只需要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吃的清淡些就可以了。

二、竇性心律不整與二尖瓣脫垂:

竇性心律不整有「心律不整」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疾病,但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人體心臟跳動頻率偶而會出現異常狀況,有可能跟當時的環境、天氣與飲食有關,如果沒有其他異常症狀,一般無需治療。

二尖瓣脫垂則是心臟瓣膜最常見的異狀,在台灣盛行率為5%-10%,輕微的二尖瓣脫垂,幾乎不會讓人感覺到任何症狀,除非脫垂的太嚴重,導致瓣膜閉鎖不全,讓血液逆流,才需要緊急處理,否則一般醫師都建議定期觀察即可,無需治療。

三、生理性乳腺增生:

 生理性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變化狀況,每一個進入青春期的婦女乳房的腺泡、腺管和纖維組織,在月經周期裡都要經歷增生和復原的改變過程。每一個婦女在每一次月經前,都有可能出現一側或兩側乳房或輕或重的周期性脹痛,月經過後脹痛又自然消失,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透過有氧運動,健康飲食,減輕壓力等就可以獲得緩解,

四、肝臟囊腫:

肝臟囊腫雖有個「腫」字,但是並非所謂的腫瘤。簡單的說,肝臟囊腫是肝臟中的「水泡」,絕大多數是先天性,是一種良性的肝病變。

在健檢時發現肝臟囊腫,如果沒有症狀則就不需緊張,更不用刻意治療,只有極少部分的肝臟囊腫因為體積過大,或併發黃疸或肝纖維化,才需進行進一步的治療或施行手術。

五、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個非常常見的婦科病症,根據健保署官網上的說明,子宮肌瘤是婦產科領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其發生率約為20%,而年紀愈大的婦女,其發生比例愈高,在更年期前後,其發生率約占40%到50%。但是很幸運的,這些長在子宮上的肌瘤大多是良性,惡性的比例不到1%。日前傳出補教名師陳子璇被檢查出子宮內有大小10多顆肌瘤,則是比較特殊的病例。

只要健檢超音波發現的子宮肌瘤直徑沒有超過5公分就不用太過擔心,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複檢觀察其狀況就可以了,若超過5公分而又有症狀,就要與醫師討論是否要動手術切除。

六、子宮頸糜爛:

根據非正式的統計,有50%以上的女性一輩子裡都會碰上子宮頸糜爛的問題,它可說是最常見的婦女病症,很多人聽到子宮頸糜爛這4個字就心驚膽顫,以為自己要得到子宮頸癌了,但其實子宮頸糜爛的名稱應該用「子宮內頸外翻」更為恰當,大多數生理性子宮頸糜爛只是一種生理現象,無需治療,只需多注意生活習慣與個人衛生即可。

慢性子宮頸炎所造成的子宮頸糜爛,陰道會出現黃色或黃綠色的分泌物,且常伴隨異味,還是應該採用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就知道

做健檢時被通知要空腹,你知道怎樣才算空腹嗎?

健檢時白蛋白尿檢驗呈現陽性反應,就是得了腎臟病?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