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八旬的王女士,長期有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的困擾,近日因為連續咳嗽不止,赴醫就診。經由胸腔內科醫師發現其呼吸聲異常,X 光顯示肺部已嚴重浸潤,電腦斷層影像則顯示肺部出現纖維化症狀,初步診斷為間質性肺病。
後續胸腔內科醫師謹慎地將王女士轉診至風濕免疫科,經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潘郁仁診察後發現,王女士的口乾問題已經超過 3 年,因此,替她安排抽血檢查。
檢查發現,乾燥症抗體自體免疫抗體「Anti-SSa(Ro)/ Anti-SSb(La)」呈陽性,淚腺和唾液腺分泌也變差,證實為發炎性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經適當治療後很快就出院了,因肺纖維化還在早期,用藥物就可減緩惡化。
乾燥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又名修格連氏症(Sjogren’s syndrome)。人體免疫系統原本是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重要防線,如果出了差錯,免疫細胞過度活躍,會反過來攻擊自己,可能引起各種免疫風濕疾病,包括乾燥症。
乾燥症,會破壞身體的外分泌腺功能,包含淚腺、唾液腺,出現眼睛乾澀、淚液少、口乾舌燥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乾燥症也可能侵犯其他器官,造成併發症的發生。
重大傷病的乾燥症分類
潘郁仁表示,乾燥症屬於健保署名列的重大傷病類別,在全身自體免疫疾病類排行第二。以花慈病人年齡分布來看,從 20 餘歲到超過 80 歲的都有,男女比例約 1:10。乾燥症可分成「原發性乾燥症」和「續發性乾燥症」。
- 原發性乾燥症:主要侵犯外分泌腺體,黏膜乾燥症狀明顯,且找不到其他原因解釋。
- 續發性乾燥症:因為罹患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5~10 年後身體產生乾燥的表徵。
注意早期症狀快就醫
他提醒,長期有眼睛乾澀或口乾問題,很可能是乾燥症早期症狀,應積極尋求風濕免疫科醫師就診,避免疾病進一步進展,讓肺部受到更嚴重傷害,或轉為淋巴癌。
潘郁仁提到,臨床上有病人是以嘴巴乾、臉頰腫等呈現,以為是腮腺炎,而到耳鼻喉科就診。在治療多次無效後,才發現問題不是病毒或牙結石引起的腮腺炎,而是自體免疫疾病。
更多的是眼睛乾澀去看眼科,剛好遇到對疾病症狀較為敏感的醫師,多加詢問病人有沒有口乾症狀,如果同時有口乾現象,就會替其轉診風濕免疫科。也有病友自覺只是嘴巴乾,但轉診眼科,才發現眼角膜因為乾燥,已經角膜潰瘍。
潘郁仁強調,乾燥症病兆多樣化,有病友會出現臉或身體半邊麻,或是持續不明原因發燒,有些則是肝功能指數 GOT、GPT 不明原因上升,甚至持續超過 10 年,後來才證實罹患了乾燥症。他提醒,出現症狀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乾燥症合併其他病變
-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最常見的合併症。
- 神經系統病變:感覺異常、麻木、刺痛或無力。
- 肺部:間質性肺炎。
- 腎臟:間質性腎炎、酸血症,或產生腎結石。
- 皮膚:皮膚會乾燥、搔癢、起紅疹。免疫細胞攻擊血管而導致血管炎。
- 關節:關節疼痛。
- 血液系統:據統計,有 5% 的病患可能罹患淋巴癌。若不治療,10 年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50 倍。
潘郁仁呼籲,有乾燥症症狀應積極求診,越早治療越能減少疾病對淚腺和唾液腺的損害,除了用藥改善症狀外,也能隨時注意是否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併發症發生。
他也提醒,乾燥症因口乾容易造成蛀牙與牙周病的產生,健保署於 2022 年 3 月起也修正規定,乾燥症患者每 3 個月可免費洗一次牙,病友應該把握機會,把疾病傷害降到最低。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馬妞」自曝罹乾燥症!每天狂吞14顆藥,醫詳解這病徵真實情況
中醫有辦法!乾燥症害咳嗽不止 中藥方劑清熱滋陰調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