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流感、新冠!5 高風險族群小心結核病,咳嗽超過 2 周是警訊

如果民眾咳嗽超過 2 周,且合併胸痛等下呼吸道症狀就要注意!胸腔內科醫師指出,雖然「結核病」不如流感或新冠肺炎一般流行,但它的潛伏期長,且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提醒 5 類族群應定期抽血檢查觀察有無感染,才不會發病後治療更困難。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病,在台灣目前被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2022 年的發生率約每 10 萬人口有 28 人,與 2005 年每 10 萬人口 73 例相比已下降不少,有望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HO)期盼在 2035 年消除結核病的目標,台北市更已將發生率降至每 10 萬人口 20.2 人。

什麼是結核病?醫:恐比流感、新冠更「狡猾」

結核病是由感染結核菌所引起的,是透過空氣及飛沫傳染的疾病。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任余明治說明,結核菌傳染力不是那麼高,並不如會造成大規模傳染的流感或新冠肺炎等感染疾病,但它在過去曾造成全世界有 1000 萬人發病、100 萬人死亡,代表依然是具有不小的威脅。

余明治認為,結核菌相對更狡猾、聰明,當環境不利於生存時,結核菌會藏在人體內,直到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時才發病。因此,一般人感染結核菌後,終生只有 5 到 10% 的機會發病變成結核病,在未發病前的狀態稱為潛伏結核感染(LTBI)。在發病後也不會立即導致病人死亡,而是慢慢傷害病人的肺部,終至死亡。

結核病如何與感冒區分?民眾注意 5 症狀

慶幸的是,結核病在醫藥、公共衛生的努力下,已提高民眾對於疾病的預防與認知。只是余明治提醒,結核病與感冒有時並不是很好區分,感冒多以急性上呼吸道症狀為主,比如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但結核病的症狀 90% 集中在肺部,也就是下呼吸道為主。當出現下列症狀,建議佩戴口罩及時就醫檢查。包括:

  1. 持續咳嗽 2 週以上。
  2. 合併出現痰、胸痛。
  3. 體重減輕。
  4. 食慾不振。
  5. 夜間盜汗(發燒)。

不過余明治觀察到,近年結核病發病後,病人在最初期症狀其實沒有很明顯,可能僅有咳嗽而已,濃痰、發燒反而都轉變為後期的症狀。對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而言,咳嗽早已是日常,此時就不易發現是結核病。因此只要咳嗽 2 周以上,就應該主動篩檢確認病況。

醫提醒:規律服藥治療才能避免抗藥性

余明治強調,早期發現疾病,治療效果更好。因為細菌量少,較不易產生抗藥性,留下後遺症(肺功能受損)的可能性較低。甚至只要持續 6 個月的治療,並規則服藥 2 週後,便可大幅降低傳染力。

余明治提醒,病人開始服藥後務必規律用藥,才不會產生抗藥性。他分享,自己在 10、20 年曾收治一名女性病患,當時已透過藥物治療,但因病人沒有規律用藥,導致使女兒感染抗藥性結核菌。由於這樣的案例時有所聞,因此積極發現與治療才能避免病菌擴散與傳染。

注意!這 5 類高風險族群應抽血檢驗

余明治進一步指出,除了已經發病的病人外,如何發現潛在感染者也相當重要。他表示,當人體免疫狀態低下時,發病機率會大幅增加,尤其高風險族群結核病發病風險為一般民眾 1 至 25 倍。需注意的族群如下:

  • 65 歲以上長者:感染後發病病人中 22% 為 65 歲以上長輩。
  • 慢性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病人:結核病發病風險為一般民眾的 7~25 倍。
  •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患:發病風險為一般民眾 2~4 倍。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發病率為一般民眾 1~3 倍。
  • 愛滋感染者:一般民眾 10 倍。

他建議,上述族群病人可抽血檢查,只需抽血 4cc,進行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IGRA)檢測,即可檢驗是否感染結核菌。透過篩檢找出潛在患者,給予預防性投藥 1 到 9 個月,治療後可以有效降低 9 成以上發病的機會。否則發病後治療會更困難,因為服用藥物多,會擔心藥物互相作用帶來的副作用,因此若能在潛伏期就發現並預防發病,當然是最好。

余明治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任余明治

延伸閱讀
天氣多變化,中醫推薦抵禦風寒 1 茶飲就能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