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無論吃飽或空腹,總是滿肚子「氣」,且持續8個小時都無法緩解。根據胃腸肝膽科醫師臨床經驗,持續脹氣有可能是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簡稱SIBO)。什麼是SIBO?如何診治與預防?
在正常的腸胃蠕動功能下,吃進去的食物消化後,進入大腸才產生氣體,並透過放屁的方式,將氣體排出體外。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小腸細菌過度增生的患者,由於消化不良或腸胃蠕動功能不佳,導致食物沒有完全消化,並且囤積在小腸而產生氣體,因而出現脹氣、腹脹不舒服等症狀。
經常脹氣原來是小腸菌叢過度增生引起
顏佐樺分享臨床案例,接手家族企業的高小姐,由於自我要求較高,壓力相對較大,自覺一兩個月以來進食時常常覺得食道有卡頓感,且容易脹氣,即使空腹狀況下也有脹氣情形,導致食慾低落。高小姐四處求診仍未找不出病因,最後透過功能醫學檢查,才揪出原來是小腸細菌過度增生,導致經常脹氣。
顏佐樺表示,脹氣是SIBO的主要症狀,經常的腹脹,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食慾不振,患者面對美味的食物卻無法享用,不僅有礙營養的吸收,更是極大地影響生活品質。由於SIBO非常容易復發,若只是針對SIBO所引起的腸胃症狀處理,復發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唯有釐清成因才能有效診治與預防。
為什麼小腸細菌會過度增生?
為什麼會造成小腸細菌過度增生?顏佐樺說,引起的原因相當多,成因包括:
胃酸酵素不足:胃酸、膽汁、酵素分泌不足,使得食物未被充分消化,促使細菌進入小腸繁衍生長,引發SIBO。
蠕動不良:蠕動功能不佳,食物及液體停留在腸道中致使細菌生長,或小腸內的細菌無法清除,則會加劇SIBO情況。
藥物及免疫力不佳:長期使用制酸劑、慢性疾病用藥可能會影響胃酸、膽汁、酵素分泌;免疫力下降,易使腸道受感染,均可能導致SIBO。
喜愛吃精緻糖、易脹氣食物:食用精緻糖和易脹氣食物可能導致腸道產生過多氣體,提供細菌生長的環境,增加SIBO的風險。
醫分享:7招保腸胃健康
腸道蠕動不佳是引起小腸細菌過度增生的原因之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李宜霖建議患有此症的民眾,可以利用藥物增加腸胃道蠕動,或是透過飲食,有些文獻提到,Gingers或薑黃有助腸胃道蠕動
顏佐樺認建議民眾可以從日常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做好7件事,就可以讓腸道環境平衡,預防小腸細菌過度增生,
1.細嚼慢嚥、飯水分離:有助於提高食物在口腔和胃部的消化效率,促進上消化道消化。
2.適量攝取酸性食物:如消化不良可搭配一點酸性食物,如蘋果醋,可刺激胃酸分泌。
3.補充消化酵素:如食用木瓜、鳳梨等天然食物,或在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食用消化酵素保健品。
4. 避免食用過多精緻加工及易脹氣食物: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保持腸道健康。蘆筍、豌豆、洋蔥、韭菜等雖然是蔬菜,但含有較高的纖維和難消化碳水化合物,亦容易造成腸道脹氣不適。
5. 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醫學上定義三天一次排便為正常排便狀況,但每天排便才是健康的指標。若有排便不順的情形,可以進一步探討是否是水分攝取、油脂、膳食纖維或運動量不足等。補充膳食纖維時,可補充可溶性纖維,如木耳飲。如為不可溶性纖維,須注意水分是否充足,以避免便秘情形發生。
6.釋放壓力:由於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進而導致腸胃蠕動不良。釋放壓力以維持腸胃蠕動功能正常運作,減少SIBO的發生。
7.避免久坐:站立半小時或進行適當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對於行動不便的人士來說,則可以透過腹部按摩達到效果。
文/邱玉珍、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