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少女成功使用「微型心臟幫浦」救命!心肌炎到底有多致命?

心肌炎大多是病毒引起心臟肌肉出現發炎反應,導致心肌細胞受傷、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嚴重者甚至會心臟衰竭而死。由於心肌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區分,常被民眾輕忽,當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時,通常病人已面臨死亡威脅。

今年13歲的劉小妹妹,在考試前夕覺得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症狀持續兩天,家人警覺不對帶她到醫院就診,治療後病況仍未好轉,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救,到院時呈現休克狀態,急診醫師診斷為猛爆性心肌炎必須使用葉克膜急救,但因末端血液循環不佳,缺乏血液供給導致雙腳發黑。

微型心臟幫浦比葉克膜副作用少

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將葉克膜換成「微型心臟幫浦」,經過一週的治療後心臟功能漸漸恢復。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穎表示,劉小妹妹到急診時,電擊後仍不斷發生心室過速的心律不整,血壓收縮壓僅有70mmHg左右,且意識不清,若沒有立即置放葉克膜,隨時可能心跳停止,死亡率極高。

吳佳穎說明,葉克膜可替代部分心肺功能進行體外循環,但會造成很多嚴重併發症,如下肢缺血過久造成傷口感染、截肢,或是腸胃道、肺部、腦部多處出血等問題。醫療團隊與小兒心臟科討論後,決定用目前世界最小體積的「微型心臟幫浦」取代葉克膜,降低下肢併發症如出血、壞死和感染的發生。

劉小妹是全台最年輕用「微型心臟幫浦」救命的病例。吳佳穎強調,中醫大附醫心臟血管外科每年大約接收7至10位需緊急使用葉克膜治療的重症心肌炎患者。她建議民眾為預防心肌炎,應定期接種流感疫苗、保持正常作息、避免吸煙與飲酒。

吳佳穎

為什麼會引發心肌炎?

吳佳穎強調,心肌炎大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損傷,像是克沙奇 B 病毒、伊科病毒、腺病毒、愛滋病毒(HIV)等都會引起心肌炎。根據《新英格蘭雜誌》的分析,40歲以下成年人不明原因死亡中,約有20%的致病因是急性心肌炎,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徐展陽表示,心肌炎是心臟肌肉的急性發炎反應,多為病毒感染造成心肌猛爆性發炎。也就是說,當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產生連鎖發炎反應,導致心肌產生嚴重發炎,進而影響心臟收縮力與電氣傳遞,引發急性心臟衰竭。此時若沒有及時使用維生系統,死亡率高達 100%。

心肌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區分,症狀似感冒、上呼吸道發炎及腸胃炎。然而,當影響到心臟肌肉時,心臟功能就會出現變化,像是傳導系統受到破壞會導致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心室頻脈等。徐展陽說,這些突如其來心臟功能的變化,有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如猝死、心因性休克。

如何早期發現?

在心肌炎病發前,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疲倦乏力、臉色蒼白、心悸、胸悶、胸痛、心搏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整等,嚴重甚至會休克。

徐展陽指出,心肌炎病程分為心跳正常、心跳加快,心臟衰竭三部曲,民眾如果在心跳加快的第二階段即時攔截,可阻止病程走向心臟衰竭,將傷害降至最低。他提醒民眾一旦出現以下4 大徵兆,盡速到醫院找心臟血管外科診治,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 心跳加快
  • 呼吸急促
  • 持續性嘔吐(一小時至少吐一次)
  • 活力不佳
徐展陽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佳穎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徐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