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腎衰竭患者「洗腎」還是「換腎」?專家這麼說

台灣是「洗腎王國」,罹患末期腎衰竭而必須靠洗腎維持生命的人數將近9萬人;但除了洗腎之外,病人還可以透過腎臟移植延命。依據醫學研究顯示,換腎成功率高,無需再因洗腎奔波影響生活品質,且可擁有較好的存活率。

目前全球對於末期腎衰竭的治療準則都將腎臟移植視為最理想的腎臟替代療法,因為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存活率。醫師表示,相較於血液透析患者,腎臟移植患者術後可恢復正常生活、工作,出國旅行不受影響。

換腎讓腎友擺脫一輩子洗腎的陰影

29歲的小君(化名)懷孕發生嚴重的腎絲球腎炎導致腎功能完全喪失,產後開始進入洗腎,所幸與父親腎臟配對成功而獲得移植,恢復正常生活。腎移植至今已超過20年,她非常感謝醫療團隊讓原本將終生洗腎的黑暗人生重見光明。

15歲阿凱(化名)先天腎臟及心臟都不好,第一次由媽媽捐贈,用了10年之後,25歲再接受一次移植手術,這次換爸爸捐腎臟,手術相當順利,後來也結婚生了小孩。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病病患最佳的治療方式,尤其是越年輕的患者接受移植,長期存活的好處也越大。但腎臟移植後,原先因為腎病變影響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移植患者生命最終的殺手。

吳麥斯表示,過去末期腎臟病變患者只能靠終身洗腎維持生命,不僅生活品質差、日後發生心血管病變的機率也高。然而隨著器官移植技術進步及抗排斥藥物發展,腎臟移植成為腎友恢復健康與正常生活的選項。

腎臟移植10年的存活率是洗腎的3倍

換腎對末期腎病變患者有什麼好處?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從實際數據說明,台大醫院換腎病人的10年存活率高達87%以上,而健保署所公布的數據顯示,腎臟移植10年存活率平均也高達79%2,高於洗腎患者的22.9%1,兩者相差超過3倍。

李志元表示,腎臟移植存活率能有如此成效,可歸功於國內移植手術擁有完整的整護體系,包括跨領域、跨科別的照護。然而,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隨著存活時間延長,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發生趨勢仍較同齡來得高。

為什麼腎臟移植後易發生心血管?

腎臟移植患者為何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陳呈旭解釋,腎臟移植雖然幫助末期腎病患者重獲新生,但由於末期腎病造成體內的鈣磷代謝異常,日積月累之下會造成血管鈣化。而腎功能衰竭會造成了水分滯留,加重心臟負擔。

陳呈旭進一步指出,即便移植後腎功能獲得改善,但曾經受末期腎病影響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仍未解除。因此患者更應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小心追蹤自身風險因子,並定期進行心臟檢查,以控制原有因腎臟病所帶來的心血管風險。

三大學會攜手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照護」

根據健保資料庫最新統計分析顯示,腎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及糖尿病等發生率顯著增加。也正為如此,移植病患長期預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必須透過跨領域、跨團隊合作,才能提供病患更好的照護。

有鑑於此,台灣腎臟醫學會、台灣移植醫學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三大學會首次攜手,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照護共識,打造跨領域防護網,讓腎友移植前後更安「心」。

李志元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陳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