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患者「省藥」恐釀惡果!北醫研究:美國六分之一患者無法規律用藥

天氣冷颼颼,氣喘患者最怕氣溫驟降誘發發作,除了天氣變化,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未遵從醫囑服藥,導致病情不易康復、惡化,反覆發作的重要原因。

這項研究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Thorax》,是美國首度針對氣喘患者的CRN問題進行系統性分析的研究。研究團隊計畫主持人吳宗軒教授表示,此研究是美國首度針對氣喘患者的CRN(Cost-Related Nonadherence醫學上稱為「因成本導致的服藥不順從性」)問題進行系統性分析的研究。

吳宗軒表示,氣喘是一種可透過藥物控制的疾病,但研究團隊分析2011至2022年間美國氣喘患者的狀況,發現2011年有23.2%患者因藥費問題無法規律服藥,2022年降至13.1%,雖有所改善,但仍有18%患者受影響。

美國氣喘患者竟因「藥費太貴」停藥?

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美國約六分之一的氣喘患者因藥費太貴,無法按醫囑服藥。尤其是沒有保險或經濟困難的患者最容易因藥費問題減少用藥,甚至自行停藥。這不僅讓病情惡化,還可能增加急診、住院風險,進而推高醫療成本。

該研究還發現,低收入者、高醫療費負擔者CRN比例更高。吳宗軒強調,研究結果顯示,經濟因素已成為影響氣喘控制的關鍵。與能規律服藥的患者相比,有CRN的患者更容易發生氣喘急性惡化,甚至增加住院風險。

台灣有近2成患者未定期回診追蹤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12歲以下兒童氣喘盛行率達5.6%,且一年內因氣喘發作就醫的比例高達9.2%。12歲以上患者中,22.6%曾有氣喘發作,且17.2%未定期回診追蹤,顯示國內仍有不少患者未能有效管理病情。

此外,台灣過去每年因氣喘住院人次超過2.7萬,平均住院6.4天,一年住院費用高達4.7億元。這意味著,若能提高氣喘控制率,不僅能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能減少龐大的社會成本。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吳宗軒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