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進補嗎?男大生吃完薑母鴨「隔天說不出話」 營養師揭最佳照護方式

遇上寒流時,為了暖身體,麻油雞和薑母鴨等是許多人的首選。但有感冒者要留意,醫師提醒,無論是中醫或西醫都不建議感冒狀態下進補,因為身體已經發炎,吃了可能會更嚴重;甚至有患者在吃完薑母鴨後,出現聲音沙啞的案例。營養師建議,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營養充足飲食為主,且多喝水休息。

中醫師吳宛容說,先前一名19歲男大生感冒有咳嗽症狀,且帶點黃痰。患者認為,米酒、老薑和中藥包製成的薑母鴨似乎是滋補去寒的好選擇,因此和朋友一同享用。但吃完隔天發現喉嚨更為腫痛,甚至出現聲音啞到說不出話。

吳宛容表示,這是熱症誤用熱藥,導致症狀加劇的典型個案。中醫師提到,感冒可概分為風熱型與風寒型,以中醫觀點而言,前者主要由細菌病毒感染所致,後者則是由身體勞累、溫差大、吹到風所引起,兩種感冒各自有適合的調理與治療方式。

吳宛容指出,風熱型感冒通常會有發燒出汗、喉痛、咳嗽吐黃稠痰等,風寒型感冒則容易出現微熱發燒但無汗、喉嚨癢、口不乾、舌苔薄白等症狀。

吳宛容表示,風熱型感冒患者建議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風寒型感冒要特別注意頭頸部的保暖。平時應避免過度勞累、熬夜晚睡,並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升抵禦疾病的能力。

中西醫不建議感冒進補 多喝水代謝身體廢物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說,無論是西醫、中醫,感冒時都不建議進補,因為感冒是一種全身發炎的炎症反應,此時會建議以清淡飲食為主,同時可多補充水分,將身體的廢物代謝。醫師提到,先前也曾碰過有孩子在生病時,自行服用「粉光蔘」,後續連聲音都沒了。醫師指出,這類型的個案其實都曾在臨床遇過。

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表示,若是急性感冒不建議吃太刺激的食物,若進補食物含有中藥,多少可能會有食療的藥效,自行攝取不曉得對疾病有無衝突或問題。營養師提到,通常感冒期間仍建議盡量以對身體舒服、營養充足的食物為優先,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食慾會較差,但首要留意營養均衡、熱量是否充足,讓身體盡快復原。

至於感冒期間如何補充營養,蔡佳君提到,像是基礎的蛋白質或是維生素C等維生素、礦物質,都可從蔬果、豆魚蛋肉類中攝取,也再次提醒民眾,感冒應優先諮詢專業醫師,而不要再自行隨意食用補品。

黃高彬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