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元宵節才真正過完新年,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吃湯圓。腎臟科醫師表示,湯圓熱量高之外,芝麻、花生、豆沙等內餡更隱藏著「高磷」風險,對腎友來說是一大負擔,建議可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以免危及腎臟健康。
元宵節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已成為傳統習俗,但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也並非可以無節制地食用。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表示,磷會對腎臟及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腎友攝取過量時,腎臟將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磷,就會導致高磷血症,進一步引發血管鈣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腎功能受損,影響磷的代謝力
郭克林強調,腎臟負責排除體內代謝廢物、維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並具有內分泌功能。但當腎功能受損,排除磷的能力下降,過量攝取將導致高磷血症,進一步引發血管鈣化、心血管疾病,甚至影響鈣磷代謝,導致骨質疏鬆。
磷還會抑制維生素D的活化,降低鈣的吸收,使鈣磷代謝失衡,進而增加骨質疏鬆和其他骨骼疾病的風險。郭克林表示,腎臟病患者若攝取過多的磷,可能使鈣磷沉積於皮膚,刺激皮膚末梢神經,出現急性劇烈搔癢症狀,長期以往,則骨骼脆弱、血管鈣化等問題也會陸續產生。
腎友安心吃湯圓 掌握3原則
根據飲食建議,腎臟病患者每日磷攝取應低於1,000毫克,但一般食物已含有一定磷含量,因此最好不要攝取含有內陷的湯圓。郭克林以每顆約20克的湯圓為例,芝麻內陷的含磷量相對較高,每顆約含30-40毫克;花生內陷每顆也約有25-35毫克;豆沙內餡含磷量較低,每顆約15-25毫克。
雖然湯圓含磷量高,為了讓腎臟病患者也能安心過節,郭克林建議腎友可以這樣吃:
- 選擇無內餡湯圓:湯圓選擇盡量以純糯米或米漿製成的無內餡湯圓為主。
- 控制食用量:若要食用含內餡湯圓,一天以2顆為限,不得連續食用超過兩天。
- 搭配磷結合劑:腎臟病病人平時會服用鈣片等磷結合劑,因此佳節期間要盡量補充鈣質,除日常三餐外,點心時段搭配服用。
最後郭克林提醒腎友,湯圓屬於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對未進入透析階段、需控制蛋白攝取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仍應適量食用。此外,由於近5成腎友合併糖尿病,應定期監測血壓、體重、尿液顏色,並規律服藥、保持良好作息。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9/1695801800.0355.png)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