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時間有分一天幾次、還要分早中晚或是飯前飯後,但其實大家不一定知道這些吃藥時間的差別在哪,其實根據藥物特性的不同,吃的時間的確是有意義的。
一天幾次,到底是什麼時候吃?
通常一天四次,是因為藥物效用短,所以吃的頻率比較高,但考量到消化吸收的速度,建議每次的間隔要4~6小時左右;所以一般來說,一天四次就是指早、中、晚三餐及睡前,一天三次是指早、中、晚三餐。
一天兩次或是一天一次,表示藥物的效期比較長,可以間隔8小時左右,所以一天兩次多半是早餐及晚餐,一天一次則是每天挑選固定同一時間,但除非是安眠藥等特殊藥物,或是有標明服用時間,像是降血脂藥因為可以配合肝臟消脂肪的時間,會建議睡前吃等,否則大部分藥物都會建議早上服用。
另外,如果藥袋上、或是藥師有特別提醒,藥物服用的間隔時間要按照每6小時、每8小時或是每12小時,表示這種藥物需要在體內維持一定的濃度才有療效,所以務必按照指示服用,不可以太多或是太少。
飯前飯後吃藥有什麼差別?
除了一天幾次之外,藥物到底是飯前吃、飯後吃,甚至是空腹吃,也會特別標注。有些人會搞不清楚飯前吃跟空腹吃的差別,其實飯前吃代表「吃飯前半小時到一小時服藥」,但空腹吃代表「吃飯前一小時到兩小時,或是吃飽後兩小時服用」,時間足足拉成2倍差距。
空腹吃的藥物,是為了避免跟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一般來說2小時是胃部初步排空的時間,所以這時產生的藥物、食物交互作用就比較小。而飯前吃的藥物,都是比較跟吃飯有關的,比如降血糖藥、制酸劑,可以達到藥物最好的效果。
飯後的藥物則是可能比較傷胃的藥物,比如消炎止痛藥、類固醇等藥物,屬於比較酸性的藥物、同時會刺激胃腸道黏膜,所以建議飯後服用。而脂溶性的藥物,跟食物一起吃的吸收率比較好,也會建議飯後服用。
不過沒有特別標明的,表示想要飯前、飯後吃都可以,但如果還是不確定,可以詢問藥師,千萬不要自己想一個時間出來,結果藥沒吃對、還可能傷身。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