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暈倒才發現問題 亞東遠距中心:善用智慧型裝置掌握病情

自從去年3月底,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之後,台灣不僅面臨人口快速老化,也面臨現代社會獨居人口急遽上升的問題,照護需求模式被迫改變,尤其病發奪命速度極快的心血管疾病,多年來高踞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

亞東醫院近日收到兩名病患,64歲呂先生,本身罹患心臟衰竭,洗腎已超過5年。去年5月,他因致命性心室顫動突然發生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亞東醫院心臟科團隊緊急搶救後,幸運救回來。

呂先生病情穩定後接受植入性體內去顫器 ( ICD ),因本身洗腎,易電解質不平衡,住院中曾因鉀離子過低,誘發心室顫動,一天內經 9次ICD電擊, 再度搶救回來。研究報告指出,由於ICD電擊次數越多,死亡風險將會增加,因此醫師強烈建議呂先生出院返家加入遠距照護, 以達更有效率及安全監控。

另一名游女士戴著流行的智慧穿戴裝置,發現心跳過慢,游女士來到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愛先門診就醫,診查後發現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斷,「再嚴重一點,游小姐可能就會在家裡暈倒了,」李愛先表示。

亞東醫院心臟科團隊於是及時為游女士放置心律調節器,當心臟跳動太慢時,調節器可以刺激心臟,按照適當心跳速率持續跳動,目前規律門診追蹤中。

用穿戴裝置進行遠距醫療 及時掌握病情

亞東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主任莊文博表示,當前電子設備發達,民眾可以自己選擇配戴,適時關注自己的健康。

而將這些產品應用在醫療領域,就可以進行「遠距醫療」,讓醫生與病人都能夠更及時的掌握到自己的病情。

莊文博指出,對心臟活性監測最仔細的是「植入性心臟裝置」,可以無時無刻地監測心臟的跳動,包括一天心臟跳多快多慢,有沒有出現嚴重心律不整,都逃不過這些植入性心臟裝置的法眼,目前配置專責個管師使用雲端平台,定期監測並追蹤,若出現異常則會即時回報主治醫師,並盡速安排病患回診。

莊文博表示,由於遠端監控醫療,相當於將醫療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既有的傳統門診醫療之外,對於病人而言更是得到更多額外照護,與3到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相比,可說是更密集有效的保護。

莊文博呼籲民眾,可與醫療團隊討論並加入遠距照護,透過遠端監控及雲端,管理這些高風險族群,除了能提供更密集的監控外,還能改善照護品質及預後。

延伸閱讀:

亞東成立全台首座微創瓣膜中心 提供病友免費術前諮詢

北醫附醫推出心電圖手錶 測「心動」不用再背著一大台機器了!

一級玩家的醫療版!萬芳醫院用VR告訴病人「手術我會切哪裡」

流感病毒鎖定中壯年發威 疾管署憂3年前H1N1大爆發再上演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